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评改教学设计

分类: 校本教研 |
姓名:康茹
学校名称:细柳街道蒲阳小学
一、基本信息:
1)学科:语文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三年级下册
4)课题名称: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评改教学设计
5)课时数: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评改,教给学生修改字、词、句及标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2.指导学生修改一段话,把内容写具体。
3.引导学生修改结尾,懂得作文首尾要呼应。
重点:掌握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和习作评改标准较合理地评改习作。
难点:
1.掌握评改习作的方法,用欣赏的眼光评同伴的文章。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2.学生个人准备一篇习作、准备一支红笔。
评价形式:以学生互改互评为主,教师评为辅。
评价意图:通过互评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课堂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评改方法:
1.师:上堂习作课,我们写了”我学会了......”还记得习作要求吗?
生:回忆一下,你有哪些本领,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件出示要求并板书:
http://s13/bmiddle/0032r5ukzy6IYzzMokAac&690
2.师:这堂习作课,我们要进行习作评改(大屏幕显示“作文互评互改”),希望大家在评改习作中能体验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
板书:第四单元习作评改
3.师:评改习作,你有哪些好方法?
生谈自己评改习作的好方法:评改习作时先认真默读,边读边把错字、好词好句找出来,用评改符号标注出来。评改时,还要学会思考,好的句段,不足的地方可进行眉批和合理的修改,最后及时写上评语。
课件出示评改注意事项并板书:评改方法:读—找—评—思(改)
(设计意图:明确评改方法,为习作评改作好铺垫。)
http://s4/bmiddle/0032r5ukzy6IYzQIEy763&690
(二)小组互评互改,共同探究:
1.师:剩下的学习时间,我们每位同学要进行互评习作,希望能从你的评改态度中,看出你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小老师。
2.课件出示“习作修改符号”,要求生规范使用。
http://s12/bmiddle/0032r5ukzy6IYA2VBBL91&690
3.课件出示“习作评改标准”要求学生小声读、记忆。
习作评改标准
优: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得具体,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词很准确,语句流畅。
http://s4/small/0032r5ukzy6IYAbf0bx83&690
良: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得比较具体,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词准确,语句比较流畅。
中: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得比较具体,用词较准确,语句比较流畅。
待提高: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得不具体,用词不当,语句不流畅。
4.师提示评改过程:请用心听评改要求,一会提前评改完的同学多看几遍习作后,先同桌后在小组内悄悄进行交流。交流内容:推荐有进步的、优秀的习作,如有需要改进的片段大家商议,拿出解决方案。如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我很乐于参与。提示评析主要从以下几个
5.师:下面,同学们用欣赏的眼光进行互评习作。
6.生按照要求进行互评习作,师巡视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体验评改习作的乐趣,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评改习作的方法。)
(三)评改成果展示与交流
1.指小组内学生推荐优秀习作和有进步习作。
引导学生说评价等级及理由,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同桌习作中比较欣赏的语、段,最后读评语。
备择方案:组长或组员汇报习作中存在的个性问题,看解决方法是否恰当。如没有解决的,师生帮助其解决。
2.师:你从别人的习作中学到了什么?
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写文章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四)总结:
这节习作评改课,同学们在交流、评改中发现了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也就要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想只要你用心去写,用心去改,你们的习作一定会次次进步,老师期待着同学们能写出更好的习作。课下,同学们可以积极准备,更好的参与下节课的欣赏.交流课。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习作评改
习作要求:内容具体
评改方法:读—找—评—思(改)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评改,是评改写学生学会的一项本领的习作。习作评改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在评改尝试中,促进学生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互评、分析和习作的能力。针对这节课,我制定的目标是: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佳作,培养学生倾听和发现美的能力。
2.能力目标:学会修改习作,训练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评改尝试中,促进学生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习作评改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掌握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和习作评改标准较合理地评改习作。难点是:掌握评改习作的方法,用欣赏的眼光评同伴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习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需要的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体发展。无论是学生自评、互评,还是教师或是家长评价,都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作文的优劣,而是为了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写出更好的作文,促进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可持续性发展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潜能。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结合本次习作评改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培养学生倾听和发现美的能力,共同提高分析、评价、习作的能力。
学生获得习作上的进步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设计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评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习作评改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作用。
http://s2/mw690/0032r5ukgy6IZD1FitPa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