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驴走深甽A

标签:
旅游 |
“驴走深甽”启动仪式活动将于2011年10月16日在宁海县深甽镇清潭村举行,“驴走深甽”是体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活动,这次活动是深甽十月半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驴走深圳”的启动仪式,
“步行者”群准备组织人员去参加,群主马虎在“步行者”群中预告:10月11日晚上21:00出公告开始报名,每人最多限报二名,一共只有37个名额(通过宁海普沃户外群名额参加),
10月11晚上,我在20:30就开始作报名的准备工作,等待报名,21:00报名开始,在21:00:33我挤进了报名贴,不过已是第八名了,到21:05:05时,37个名额就报满了,他们是:弄不清爽,小新,小山,飘、long,马虎,长生之道,波波,丹顶鹤,TZB飞龙,小杨,一枕清霜,真诚,清风,影子,长风,简单,木木,冰立,应子,小陈,鱼鱼,零,雪茄烟,静,地图鱼,一天,阿平夫妻2人,白云,黑土,茶语,海边人鱼,蝎子,道,乐途等37位群友,(“步行者”群中的雄鹰,城市,逸芬,及哇噻等驴友亦是通过宁海另外户外群,也参加了当天的“驴走深甽”启动活动)
10月16日(星期天)早上6:30,我们在宁波农工商超市门口集合,大家上车大客车就直接驶向宁海深圳清潭村,8:00正,我们到达清潭村,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是我们“步行者”群马虎老大的座右铭,我们“步行者”群第一个到达清潭村,休息地点,茶水午餐,安全保卫,医务护理,老人们坐在村头热情的为我们外来的驴友指路,……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参加“驴走深甽”启动仪式活动的除了喜欢爬山者外,还有骑自行车者,
《汉书•地理志》中载:“鄞有镇亭,鲒琦亭,越天门山,东南有天门水入海”,里岙古村坐落在大里西南境,由西之镇亭山(第一尖),石壁岗,狮子头,鸭岗丘,天灯盏,北之黄家岭,路田岭,南之石子岩,闯山,水岩等冈峦围成,其间又分三小岙,即簸箕岙,石壁坑和理坡长大溪,以清潭为中心成一大山谷,统称里岙,主谷走向从从西向东,凫溪上游(天门水)理坡长大溪,清溪流贯谷地,
清潭是“泉甘而林茂”之地,溪底平整,溪水清澈,终年不竭,因在清潭村旁的溪涧中有一深潭,称为大清潭,故以此名村为“清潭村”,
清潭村周边群峰环峙,有“九龙抢珠”的说法,据上张《张氏宗谱》和清潭路下《张氏宗谱》记载,张小四在北宋年间由深甽迁入今下宅畈村一带居住,元代时,张天定再由下宅畈迁入上宅清潭,因此至今清潭村约已有900-1000年左右的历史了,
清潭村虽地处山区里,却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
据《张氏宗谱》记载:清潭历史上曾先后有三十多人在朝中做官,单考入进士的就有十多人,举人太学生等则人数就更多了,估计有数十人之多了,居宁海县进士人数之首,不愧为一个“人居两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张王珨,张岵以及近代的张明养等:
张珨是南宋朱熹的学生,宝庆年间由贤良策状元升为宝章阁相,与叶梦鼎同朝,
张岵字元望,与方孝孺甚有交情,方孝孺赞其为“与余交者元望,质而通,和而直,善士也”,洪武十八年中进士,后任河南监察御史兼武英殿大学士,朱棣篡位后,守孝在家的张岵闻知建文帝祚移,方孝孺被害,悲愤至极,自沉于村西斗岩潭,
张明养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是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
其他还有张渭(胡三省的岳父),元朝时的翰院编修张吉,清代的宁海名医张素园,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张明南等,
清潭村由于深处山区,地方偏僻,所以在那里还保留有许多文化古迹,和历史文字遗迹,在清潭村甚至还完好的保存着全国重点文物-宁海古戏台,
飞凤祠,又名敦善堂,清光绪年间建造,戏台藻井周边的彩绘可能是民国时所画,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抗日战争时期,奉化中学曾迁到清潭村,这里是教室之一,飞凤祠现在是清潭村老年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的活动场所,不过10月16日那天这里成为“驴走深甽”启动仪式的主会场,供驴友们休息聚餐,在“飞凤祠”古戏台上我们“步行者”群驴友抢拍了集体照,
双枝庙,建于明正德年间,明万历年间,民国元年和廿二年先后进行过扩建和重修,庙中的梁柱均很粗大,廊轩卷棚,枋下雀替,月梁及戏台藻井的做工极为精细,结构复杂,且雕刻繁复,显得富丽堂皇,双枝庙保护得十分完好,也显得十分清洁,双枝庙中的古戏台是全国重点文物,双枝庙在搞战时期(1942年9月-1945年8月曾是奉化中学的校址),我在8:24到达双枝庙时,那里还有信徒正在做佛事念经,
双枝庙的对面是康熙殿和叁娘娘庙,
中堂,又名孝友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在村子的另一边,因孝友堂大门紧闭,所以不知其里面的面貌是如何,
三铿堂,建于清朝中叶,三进三厅,是张明养的故居,现是民居,已显苍老破败,
花车门,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现在也是民居,也已显苍老破败,
小祠堂,也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不过它于近年刚修缮结束,
大墙弄,是清潭村中的一条主要古建筑街市,不过现在只乘下半片,另半片已建成现在住宅了,
清潭村其它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有石板明堂,书广道地,仁房道地,对门道地,长道地,因时间太紧凑,我没法去寻访,
紫金岩塔,建在双枝庙前方,清溪北边的大石矶上,人称矶基塔,又称螺丝塔,系明代建筑,原高6.66米,是个圆台体,三级,向上逐级缩小,每级周围可走人,塔顶是个倒盖的缸,是用石头垒成,因其形似螺蛳,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螺蛳塔,这可能也是清潭村的风水塔,据村民说这里是“九龙抢珠”的宝“珠”所在的位置,这种“螺蛳塔”在全国实属稀罕,一些驴友争先恐后的攀登到了塔顶抢景头,
尽忠潭,即斗岩潭,是张岵当年自尽处,据说在潭边原来建有凉亭,不过如今亦已无存痕迹,
古桥,从清潭村东双枝庙到上陈村据说有古桥八座:双涧桥,老岙桥,新岙桥,唐山桥,八石桥,凤溪桥,上陈桥,龙亭桥等,不过时间太少,我只找到老岙桥,新岙桥等几座,
老屋,小弄堂,石花窗,……
清潭村周围流淌着平整的溪涧,
当我还在清潭村在寻“宝”游览时,“驴走深甽”的启动仪式已简单结束了,大批驴友已开始出动向山里进军,当天的爬山线路为:清潭→来龙岗→天灯盏→簸箕岙→路田庵岭→上陈→清潭(路程约6公里,时间约2.5小时),
当我在8:50重新回到“飞凤祠”主会场时,那里已没有了所有驴友的踪影,所以“驴走深甽”的启动仪式和大批驴友的出发情景我都没有看到,那我就先发几张群友们拍摄的照片给大家欣赏,
我转身离开“飞凤祠”就往山上赶,8:54我终于来到了爬山队伍的尾部,咱们“步行者”群那批快驴早已不见了踪影,这是肯定的,因我在群中平时就是“押阵”的嘛!
只见前面的山坡上是浩浩荡荡的登山大军,好长,好长的队伍呀,听说有五,六百人呐,
我掉队了,咱们“步行者”队伍肯定是跑到最前面去的了,这么多人的爬山队伍,在开始阶段,他们也肯定是走不快的,追,趁前面还是机耕路,路面也还比较开阔,并且是一路的向上攀登的机耕路,……我就放开脚步向前追赶,
9:00我终于见到了我们“步行者”群的部份群友:雄鹰,城市,逸芬,哇噻等,不过他们不是与我一起来的那些“步行者”大部队成员,他们是随宁海另外的户外群行动,不行,我还得继续往前追赶,
一支又一支的队伍被我赶上,一面又一面的的群旗从我的身前飘向我的身后,
9:18时机耕路走完了,后面将进入竹林区,竹林道还是比较开阔的,
从9:37开始路就比较窄了,这是标准的山间小道了,再要向前快追就不太方便了,不过往前追还是必须要继续的,只不过向前穿插比较难些罢了,
这一路的山道还是比较好走,基本上都经过了整理,一路上都有“宁海普沃户外”的红布条飘带为大家引路,“宁海普沃户外”的朋友们你们辛苦了,
10:31见到一幢民房,根据“宁海普沃户外”红布条飘带指引我们离开机耕路,走右道下插走山路前进,
10:35经过一座小庙,
10:36就见到上陈村,上陈村中有二株古树:千年银杏(1000年)和樟树(450年),
我们这些已爬好山的驴友都静静的在“飞凤祠”中休息,坐等着吃饭,而那些好客的清潭村民却是从清晨一直忙碌到现在,为咱们这六百左右的驴友们准备着中午的饭菜,
在“飞凤祠”中,各处都挤着,摆放满了供驴友们休息,吃饭的桌椅,我大约数了一下有五十多桌,上面已放置好了冷盆菜和饮料,
厨房中早上看到的全鸡现在已在锅中进行烧烤了,餐后的水果也已装盆了,冷盆菜是农家土菜:光芋粘虾子酱,臭冬瓜与苋菜菇,烤毛豆,葱油老豆腐……
因人数超多,桌椅已不够,在11:00左右,那些忙碌的村民开始分批吃饭,先行爬山回来的驴友也按各自的群体分别就座,十人一桌,人数已齐的开吃了,这时黄狗也来凑热闹了,
11:50左右热菜上来了,第一道菜是烤全鸡,火热金色的全鸡引起了大家的胃口,开抢鸡肉,秒杀四分钟左右就抢成了这样,比“驴走深甽”报名五分钟秒杀还快呀!
接下来的热菜不断的上来了:咸菜黄鱼,炒素丝,洋芋艿,黄芽菜梅子肉,走油肉,酒酿圆子羹,素鸡羹,清蒸抱盐带鱼,萝卜烤牛肉,青菜油皮,……
啤酒,黄酒管够,不时的有好客的村民提着热茶壶来为大家倒热黄酒,为“驴走深甽”活动顺利举行“干杯”!
那这么多人吃饭,喝酒等的费用是从哪里来的呀,据清潭村委会主任张士刚说:主要是由村里的企业赞助,而村民则是进行义务帮忙,我们吃好了,你看村民还在忙碌着,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6日至2012年1月中旬,
活动内容:
一,走宁海深甽国家登山健身山道,
二,游深甽独特的庙会,商展,
三,清潭村水果山庄技能比拼,露营篝火晚会(时间:2011年11有12日),
四,深甽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摄影比赛(裁止日:2011年12月31日),
五,马岙第一尖滑雪比赛(2012年1月中旬)
“驴走深甽”十二条线路:
1,清潭-米龙岗-横溪岗-黄金古道-上张-清潭(6公里3.5小时),
2,上陈-路殿庵(原五七中学)-来龙岗-横溪岗-马眠岭古道-独旦(13公里6小时),
3,马岙(猛桥头)-大洋-野猪坑-大洋岭-第一尖-仙福庵-马眠岭-横溪岗-孔家-清潭(12公里6小时),
4,溪边-柘杭-上陈-清潭(8公里4小时),
5,龙宫-马岙-龙王尖-望海岗(15公里7小时),
6,岭下-太阳山-乌糯坑-双坑-上横山-清潭(10公里5小时),
7,马岙-马岙古道-大小放泄-汉代古道-里大坑-俞山(13公里7小时),
8,梁坑-新龙潭-老龙潭-来虎岩-独山-深甽(8公里5小时),
9,宁海小长城(温泉管理处-赤发洪-冰岩岗-朝天门-鹿颈蛟-伏虎头蛇尾岩-瓮尖-蟥蟮坑-温泉管理处)(15公里8小时),
10,龙宫-汉代古道-西溪水库-高坑口-防火带-鹿颈蛟-温泉山庄(12公里5小时),
11,大里-来虎岩-大娘岗-平岗头-大蔡(8公里5小时),
12,清潭-中湖-三坑-温泉山庄(10公里6小时),
“驴走深甽”启动仪式中最后一个活动项目是:中饭后,宁海各驴友队根据各自抽签结果去清潭村寻宝:依据各队抽到的四,五张照片图案分头去寻找清潭村的历史遗迹,……
到下午13:30左右已有几个队完成任务了,
http://upload2007.cnool.net/files2010/20111018/20111018152528734.jpg
而我们也开始乘车离开,告别了清潭村热情的村后,我们的大客车驶向了奉化大堰西畈村,那里也是在10月16日举行“大堰之秋生态文化节”,
我们到达时,“大堰之秋生态文化节”已经结束了,不过余声仍在,
一群小孩子在稻田中进行跳绳子活动,我们“步行者”群中有一个不守规则的老小孩,没排队挤上去就跳了起来,
在稻草人前,一些美女,帅哥大秀情感,
在西畈古村“叶氏宗祠”附近,一些小朋友正在踩高翘,我也上去显示了一把,
“叶氏宗祠”也就是“振南堂”,里面也有古戏台,这古建筑保存得较完好,
不过大堰畈坑村已老矣,旧矣,
离开大堰畈坑村后,因时间还早,我们这些“步行者”中又有许多摄影师,这些摄影师他们还想再显身手,于是就又找了一个地方,在公路边找了一芦苇丛中去秀了一把,
上午爬山,中午农家乐,下午清潭古村寻宝(游览欣赏古村古貌),好休闲的一个户外旅游地方呀!它适合包车或自驾前往,
在深甽“十月半”民俗文化节活动期间(2011年10月16日至2012年1月中旬),活动组织部门将定期组织户外爱好者穿越深甽区范围内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参加穿越步道活动3次以上(含3次)人员可获纪念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