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青古道

(2012-09-18 11:31:42)
标签:

旅游

     一,序曲

 

    平原上有古河湖泊,山区里有古岭山道,

    古河湖泊是大自然赐于给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人类绕古河湖泊而居,古河湖泊哺育着我们人类的发展,

    大山里千百年来深藏着的那些古岭山道,那是我们人类智慧劳作的结晶,是我们先辈进出大山,人们互相交往来往的交通要道,古岭山道承载着我们过去经济的繁华与历史的沧桑,它记载了我们民族千百年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时移世易,随着历史的进步,现代交通的日益发达,那些古岭山道现在已变得冷清和寂寞,然而这些古岭山道,其实它是集历史,人文,经济于一体的不可多得历史遗物,

    这些弯弯曲曲的,盘旋在高山绿岙中的古岭山道,曾渐渐的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不过现在户外徒步活动的发展,这些古岭山道使我们对其重新得到了认识:徒步-健身,探索-乐趣,寻找-游览,保护-利用……徒步古道,回忆历史的发展潮流……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绍兴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的都城-会稽所在地,所以在绍兴有许多条古道山路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单就绍兴平水镇就有好几条著名的古道:日铸岭古道,陶宴岭古道,驻日岭古道,覆釜岭古道,万寿山古道,……这些古岭山道都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风雨沧桑,有些至今还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存迹,这些古岭山道大多与一些帝王和历史名人有关,这些古道其实是古时的官道,在古代这些官道上面是除了百姓挑担通行外,抬轿的,骑马的也是在这种官道上来往,所以其路面开阔,平坦:

    日铸岭古道:起自平水镇梅园村锁泗桥(也有说起自绍兴平水镇上灶村的古船埠遗迹),终止平水镇青坛桥头(也有说终止于祝家村),日铸岭古道全程大约30公里左右,

    日铸岭传说是古时冶炼家铸剑之地,在春秋战国,越王勾践之父允常时,有位叫欧冶子的工匠,善于铸剑,允常为了北抗吴,楚,就叫欧冶子铸剑,欧冶子按五方之位,采五精之气,炼了五把剑,取名为:湛卢,纯钓,胜邪。鱼肠,巨阙,于此在春秋掀起了一个冶铸青铜器的时代,在日铸岭下,若耶溪旁和附近的赤堇山(铸铺岙),上灶,中灶,下灶架起炉灶,燃起熊熊炉火,欧冶子就利用当地丰富的矿藏资源(赤堇的锡,若耶的铜),办起了冶铸宝剑的场所,越国用了二十个春秋,最后灭吴复越,这样说起来日铸岭古道已有着2500年历史,日铸铃之名亦是古越历史文化的见证,

    日铸岭古道古时为会稽至台,温的陆路通道,也是通往王化和岭里九九八十一村山民到上灶平水埠卖柴贩竹的必经之,日铸岭古道顶现被平王线乡村公路截成二段,

    陶元岭古道:起自平水镇的金渔岙,终止王坛镇的新联村,

    陶元岭古道又名陶宴岭古道,也叫陶隐岭古道,据传它始建于南朝,完工于明清,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隐居于此,此岭就由此得名:陶隐岭,元初诗人林景熙对陶元岭古道也留有诗句:笑指青萝问隐君,千岩秋色此平分,当时宴坐无人识,惟有清风共白云,陆游祖父左丞相陆佃亦也曾隐居于此,在此结庐读书,陆佃他的墓地据说就在陶元岭的支峰下,为此陆游也曾多次来访,因是陆氏和陆游与陶元岭古道的密切关系,宋将作监丞王修竹曾在此岭建陆游贤人祠,可惜这一切早已被历史的烟尘湮没,现在已无处寻找,陶宴岭古道是绍兴通往王坛,嵊县的唯一通道,

    驻日岭古道:始自诸暨的栎江檀溪,经驻日岭,蒋坞,横溪而止于平水,据传说,驻日岭古道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相传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南巡,为了深察民情,执意挽留几个农夫多谈一会,并向农夫们许愿说让太阳迟些落山,以保证他们在太阳落山前能回到家中,结果太阳真的驻停在岭上不动了,后来人们就把此岭叫“驻日岭”,

    覆釜岭古道:又叫不负岭,位于秦望山北,覆釜岭古道传说与唐太宗有关,唐太宗派御史萧翼到云门寺智取《兰亭集序》得手后,在匆匆返回越州州城,行至覆釜岭时稍事歇息,萧翼不胜自喜地说:“不负此行矣!”,从此覆釜岭又名“不负岭”,

    五峰岭古道:始自富盛镇玄溪,止于董家搭,因翻越五峰岭大山,所以叫五峰岭古道,是山民们通往埠头乘船出外的一条古道,长约2公里,古道曾经有1000多级石阶,沿路曾设置了3个古亭,也曾栽有古树名木,不过随着五峰岭上一条盘山公路的开通,这条古道现路径尚存,但石阶只剩下百级之多,古亭已荡然无存,古树也看不到了,……


上青古道

     走走古道,淘淘古史,亦是一个不错的享受,步行者马虎群主这周带上群员们去绍兴徒步上古道,

    上青古道是指包括日铸岭古道和陶元岭古道,以及连接那两条古岭山道之间的万寿山古道,是指从锁泗桥出发,经兰若寺水库-日铸岭古道-祝家村-万寿山古道-万寿山水库-金渔村-陶元岭古道,到新联村全程约为13.5-14公里左右,万寿山最高峰海拔大约400多米,累计爬升大约700米,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2012年9月16日早上7:00,步行者:马虎,天空,特种兵,西乡,静,乐途,丹顶鹤,波波,坛子,地图鱼,一分,TZB飞龙,咩羊,甬宁吴,大海2,布衣,水天一色,树苗,紫蔓清藤,应子,阿平2,醉清风,燕子坞2,廋驴,宏心,景天,江南,开心每一天,飞龙,小白兔,老兵2,姚姚,盖子,海边人鱼一行38人在农工商超市门口集合乘大客车直驶绍兴平水镇方向,我们去徒步上青古道,

 

    二,兰若寺水库

 

    8:26我们的大客车到达锁泗桥公交车站,大家下车稍作整理,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9:34我们出发开始徒步,跨越过锁泗桥村边的溪坑,往山里走,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8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锁泗桥村公路对面的一座溪边小山上,有一座小小的水塔,,我们开始往这座有小水塔的小山上攀登,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在小山上有一条引水渠道,我们就沿水渠往前走,这条路一直通向兰若寺水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8:53我们到达兰若寺水库大坝前,大家纷纷攀登兰若寺水库大坝,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兰若寺水库建于1956年3月,1964年曾扩建,经过50年的运行,于2008年-2009年对其进行了加固,大坝高18.9米,大坝长82米,


上青古道
24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兰若寺水库为区景色秀丽,库区集雨面积1.543平方公里,库区总容积57.63万立方米,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沿兰若寺水库左侧乡村公路绕行,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在兰若寺水库左侧尾部有一户家禽养殖场,在家禽养殖场旁边就是日铸岭古道的入口处,“日铸岭古道”碑是在今年6月28日刚竖立好的呵,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三,日铸岭古道

 

    我们沿家禽养殖场围栏旁边的古道往山里挺进,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这是日铸岭古道上的古桥,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这是日铸岭古道上的过街亭,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沿着日铸岭古道一路的往岭墩攀登,一路上能见到各种树种,各种形态的古树,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继续沿沿着日铸岭古道往上攀登,(9:28我们又经过一座半路凉亭,在那不远处新立了一块牌子:日铸岭古道是学生活动基地,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73

上青古道

9:35我们到达日铸岭古道岭墩,那里有一段古道被平王线乡村公路拦腰截成二段,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过日铸岭墩,直行跨越王线乡村公路,那边日铸岭古道入口处有一座新建的日铸岭凉亭,凉亭内同样的塑上了菩萨,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日铸岭凉亭旁边,日铸岭古道入口处同样的竖放了一块“日铸岭古道”碑,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沿日铸岭古道下行,徒步日铸岭古道,大家看到脚下大多数古石板,古石阶都保存完好,不过有时也有一些地方的石板被流水冲刷破损,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9:57我们到达祝家村,村中有一些旧的民居,也能见到一些新的住宅,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现代农村MM,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穿越祝家村,往万寿山水库方向前进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四,万寿山古道

 

    10:05离开祝家村,我们沿乡村公路走向万寿山水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五分钟后,10:10我们到达万寿山水库大坝前,攀登万寿山水库大坝比赛开始了,姚姚和应子两位美女一马当先,你追赶我赶的往上攀登,大部队群友随后紧紧也跟着攀登上去了,


上青古道
119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万寿山水库建于1968年,经过40多年运行后,为保证水库运行安全于2011年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加固,于今年(2012年)刚刚竣工,万寿山水库大坝高度11.45米,大坝长度4508米,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万寿山水库的水更清澈,山竹倒影秀丽无比,万寿山水库集雨面积1.249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1.84万立方米,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先沿万寿山水库左边古道往前进,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随后我们沿着万寿山古道台级攀登向上,由盖子,坛子,应子和姚姚之,一男子,三女子构成的步行者先遣队抛弃了群主马虎老大的领路,抛弃了所有的步行者大部队,一路的“冲锋”向前,……从这里开始,到金鱼村吃中饭止,在这一路上我根本没见到过他们的踪影,别说想抡拍到他们徒步的PP了,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0:29万寿山古道上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由盖子,坛子,应子和姚姚之,一男子,三女子构成的步行者先遣队大约以为今天的上青古道徒步太轻松了吧,于是就为这次徒步加点餐,增加点难度,他们没走右边的平缓上升的万寿山古道,而是直接沿万寿山山洪冲出来的山沟道攀登向上,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前面的步行者是沿这条山洪冲出来的山沟道攀登向上,我们走在后面的,掉队的那也是必须沿这条山沟道向上攀登,这条山沟道越往上攀登就越陡,万寿山虽不高,但其最高点的海拔还是有400多米,所以在往上攀登中,那些比较陡的地段还是需要我们手脚并用,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0:50我们到达万寿山脊上,万寿山脊上也是没有山路,所以我们接下来是在树丛中直线的往山下插下来,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直线下插一刻钟后,在11:05,我们见到眼前出现了一条横行方向的万寿山古道,马虎老大就站在这条横行的古道上为我们指路,叫我们转向左方古道前行,翻越万寿山脊路是比沿古道绕行近了,不过难度却是增加了,


上青古道

重返万寿山古道后,我们往左拐,继续沿万寿山古道前进,


上青古道
183

上青古道

     万寿山古道那是“民间古道”,所以其路面,路况都是不能跟那种“官道古道”去作比较,那种“官道古道”相当于现代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路基的材质是特别的好,路面是特别的宽阔,而“民间古道”路面比较狭窄,路基的材料也五颜六色,路基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路基构成有条石,碎石,岩石……,万寿山古道有一段是路溪合并了,所以那一段古道出现了“水漫金山”的情景,所以在万寿山古道上徒步,这一路上还是必须要十分的小心,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207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1:54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出现了一棵美丽的曼珠沙华,一只美丽的蝴蝶正与曼珠沙华相吻, 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因 曼珠沙华这种植物,其是春天结成球根,,夏天生长叶子,秋天叶落方才开花.朵,所以花开时不见叶, 有叶时必定无花,花,叶虽为同根所,花,叶却是一生都见不到对方的面,花,叶彼此看不到对方的模样,因此才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相错。”的说法,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五,金鱼村

 

    11:53我们到达金鱼村,穿越金鱼村,往村中心前进,一路上欣赏着金鱼村的民居,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时间已到中午12:15了,我们在金鱼村吃中饭,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2:44我们离开金鱼村,继续下午的徒步,在金鱼村口往左侧拐弯,我们跨过桥,然后再次往左侧拐弯,在陶元岭山脚下有一座小庙,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2:58我们到达陶元岭山脚下的那座小庙旁边,在那里竖有一块碑牌,上书:“陶隐(宴)岭古道”,这里就是陶元岭古道的入口处,


上青古道

    六,陶元岭古道

 

    陶元岭又名陶隐岭,陶宴岭,起于平水镇金渔村,终于建于明清时期,据传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隐居于此,岭由此得名,

    元初诗人林景熙《游陶宴岭》有诗云:“笑佛青萝问隐君,千岩秋色此平分,当时宴坐无人识,惟有清风共白云”,

    陆游祖父左丞相陆佃亦曾在此结庐读书,其墓就在陶元岭的支峰下,

    陆游祖父隐居于此,而有“山中臣相”美名的陶弘景也将此作为隐居之所,说明陶元岭的魅力还真的是不一般,因为祖父隐居于此,陆游曾多次行走在这些古岭道间,并曾感叹作诗:

   《自上灶过陶山》:“宿雨初收见夕阳,纵横流水入陂塘,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不因萧散遗尘事,那觉人间白日长”,

    陶元岭古道,上,下陶元岭顶共有1400多级台阶,陶元岭古道路面非常的宽敞,路面宽度有2米多,宽敞的陶元岭古道非常的好走,陶元岭古道的岭顶有一村庄叫:岭登村,

    早在唐代时,越州是海内名郡,而平水则是越州所属会稽县的五大名镇之一,并开始有了竹木山货的交易,出现了“平水草市”的名称,当时,嵊县北乡,稽东,青坛,王坛的山货都要经陶赵岙,胡家岙,翻越陶元岭,经金鱼村,过平水到平水船埠头,然后再装船运载到绍兴,而当地村民所需要的生活日用品亦经此条山道挑运进山,

    当然,最繁忙的要数茶运季节,由于平水位于山水交接之处,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加上平水四周历来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因此,大量茶叶的产销使平水茶市很快形成,特别是自清初至民国,近三百年间更是达到鼎盛时期,嵊县,新昌,稽东,王坛的茶叶必经陶元岭古道而到平水,挑运茶叶的挑夫日夜络绎不绝,一直至1980年之后,随着山区公路的不断延伸,交通运输的发展,陶元岭古道才失去了昔日的繁忙,

    陶元岭古道是古代绍兴通往王坛,嵊县的唯一通道,时代虽然已久远,不过现在仍保存得非常的完好,据说这是因为王坛镇新联村派专人负责保护,每年二次清除古道上的杂草树木,陶元岭古道旁有10多株百年枫树十分高大雄健,但这些枫树都没有名树,古树的标志牌,可能是在古树名木认定时被人们遗漏了吧,在金秋时节去徒步陶元岭古道,去欣赏那百年的雄枫,肯定是另一番景色,


上青古道

在陶元岭山脚下的那座小庙背后的三岔口我们攀登上山了,


上青古道
246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在陶元岭古道的台级上我们准备拍摄集体照,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这是步行者群各种版本的陶元岭古道台级上的集体照,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这是步行者群中的美女摄影师,由于她为我们拍摄集体照,在最后的版本上,我也挤进了镜头,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271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继续徒步攀登陶元岭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陶元岭古道上的饭沙石,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陶元岭古道上的百年古枫,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陶元岭古道上的半路凉亭,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陶元岭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3:28我们到达陶元岭古道上的泉水庙,里面有一口清泉可供徒步者介渴,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泉水庙对面是一座凉亭,供徒步者疲劳时在这里歇息,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离开泉水庙我们继续徒步攀登陶元岭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3:39我们到达陶元岭的岭顶,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在陶元岭的岭顶有一个村庄叫:岭登村,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跨越陶元岭顶后我们就沿着陶元岭古道一路的往山行,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325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陶元岭古道这一路上是班驳的青石古道,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是沧桑的古村落,是破旧的古民居,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快到陶元岭脚了,这一段陶元岭古道是平缓的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347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3:56我们又一次见到“陶元岭古道”碑,陶元岭古道到这里,我们应该是快走到终点了,


上青古道

     七,新联村

 

     在“陶元岭古道”碑旁是一座“柯一大王”庙,“柯一大王”庙俗称“土地庙”,庙里供奉的柯一公公和柯一娘娘是新联村的土地神,护佑着新联村一方的平安,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13:59我们到达新联村,接着我们穿越新联村,走向我们大客车的停车场,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365

上青古道

     在穿越新联村时,我发现新联村旁的溪涧,其溪坑底似乎与别处的溪坑底是不一样的,有部份是原始的,是由大自然生成的,不过有部份溪坑底却是具有人工修琢的痕迹,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新联村中专为陶元岭古道徒步者设置的指路牌,停车场,陶元岭古道导游图,陶宴岭古道简介,……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在新联村的古桥旁是绍兴116路和578路的公交车站,我们的大客车就停在新联村委会的门口,14:15我们结束了上青古道徒步活动启程返回宁波,


上青古道
386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八,古道徒步感

 

    上青古道徒步穿越结束了,这是一次轻松休闲的徒步行,我们这些“掉队者”不管那些先遣队们走得多快,我们仍是一路上缓缓的行,慢慢的看,一路山秀水清,山道地貌十分秀美,古道两侧植被浓密,古道被古树青竹所遮掩,可以说,一条古岭山道就是一道观光线,风景带,沿着先人祖辈们铺就的石阶古道前行,沿途能欣赏到诸多的风景名胜,了介到些许的人文古迹,我的相机不时的对着美景趣事按下快门,

    我们一路的徒步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并且还感受到山里独特的民俗风情,那些保存得相对较好,行走比较方便的古道,现在已成为一些爱好徒步的人们所热衷的锻炼,旅游线路了,不过仍有些古岭山道现在依然是沉寂着,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徒步者去探索寻找,另外若有关部门能对古岭山道这一先人祖辈们留下的遗迹,象采取保护文物那样采取措施保护起来,,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道及其周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并对条件较好的古岭山道进行适当的开发,供徒步爱好者们去欣赏,使沉寂多年的古岭山道重新焕发光彩,那肯定是更好的了,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