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泾古王道(“第一尖”海拔954米)

标签:
杂谈 |
2012年2月25日步行者:马虎,雄鹰,波波,道,阿忠,长风,阿平,阡陌,一枕清霜,夏夏,TZB飞龙,咩羊,宏心,爱你有活力,老兵,天蓝,紫藤清蔓,小猫咪,平凡的世界,弄不清爽,海上,悠然(女),妞妞,开心每一天,叶开,小树苗,清风,常青藤,快乐,丹顶鹤,心林,特种兵,雪火,吹风,老蒋,悠然(男),天外一星,微波炉,乐途,小草等一行40人由宁波农工商超市乘大巴包车出发,驶向新昌巧英乡溪口村(另外有6名奉化步行者自驾驶向新昌巧英乡),然后开始徒步行走“三泾古王道”,第三次攀登宁海“第一尖”,最后下插到新昌桥下村。
宁海“第一尖”,海拔高954米,号称“浙东第一尖”,宁海“第一尖”有一座信号发射塔,
1992年,新昌原来的三坑,莒根,雪溪三个乡合并成巧英乡,
巧英乡现有三支主要溪流:其一是雪溪的雪水,其二是细心坑流入莒根的细水,鞭三是三坑三溪汇合后的泾水,所以又称“三泾”,“古王道”在原莒根象鼻头的溪水迂回处,也就是如今巧英水库的尾端,在那里有一座青山,峰峦锯齿,山名叫“王坟山”,因其山下有一处古墓遣址,是徐偃王之墓,民间称其为“王坟”,据新昌县志记载:“徐偃王系周朝东夷诸小国中的一国君,修仁行义,率土归心,故三十六国皆朝于徐,后因周穆王西巡,国事日非,偃王举兵北上,穆王告楚兴兵伐徐,偃王见乱世害民,遂率部南下,遁迹于此,现存偃王之墓遣址》,
三分钟后,在9:40我们就从巧英乡溪口村出发,沿公路走向“三泾古王道”,
10:00我们到达洋坞坑口,“三泾古王道”入口处,
只走了3-4分钟,就见到了“三泾古王道”的三岔路口A,
一路上能见到路标:“黄龙谷”,“松涛古林”,“偃王池”,“ 思民石”,……
10:44离开溪涧向上攀登,穿越竹林,一路上的路标都与竹有关了:“竹海清泉”,“ 竹里茅舍”,
10:47见到一块路标碑石:上书“巧英水库-乌坑”,指明我们前方就是里乌坑,
我们向上攀登到一个三岔路口B:向左拐弯沿水渠前行,走向里乌坑村,
三岔路口B往右是一个小隧道,据说是通向三坑村,一村民骑摩托车就是从乌坑经隧道去三坑的,
11:05我们从竹林直线下插,
11:15,我们到达里乌坑村,
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道,
从这里开始是一路的向上攀登的石台阶道,
11:29到达一个三岔路口D,旁边竖有一块路标,上书“双龙戏潭”,
11:56到达山岙的顶部,这里是一个四岔路口E,右手边有一块路标,上书:“望海竹径”,
只有右行才是“望海竹径”的向上攀登的台阶道,这是一条沿山脊道向上攀登的山道,
12:10我们到达“望海竹径”终点,山脊道的简易休息处,
我们穿越山脊道的简易休息处,沿山脊道继续前进,
沿着山脊道继续前进,宁海“第一尖”上的建筑物越来越明显了,
沿着山脊道继续前进,
12:49我们又到达一个四岔路口H,这里竖有一块路标,上书:“大公岙/第一尖/大湾岗”,
“浙东第一尖滑雪(草)场”上有部份草坪上的草还没铺好,铺好了的部份草地还不知是否已成活了,
“浙东第一尖滑雪(草)场”建在海拔954米的高山上,冬季气温低,房子屋顶上挂着雪白的冰柱,
看一下在“浙东第一尖滑雪(草)场”墙上挂着的温度计:指针正指着0度,怪不得狗狗也被冻得呆呆的了,
14:00我们到达四岔路口H,
由那里一路下行,走向桥下村,
14:54见到桥下村饮水源水库,
15:10见前面有一座石碑楼,沿台级攀登上去一欣赏,原来是 “三坑真君殿”,
15:13我离开“三坑真君殿”,
穿越桥下村,15:19我到达大巴车停车处,我们一天步行“三泾古王道”活动顺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