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2012-05-04 15:16:44)
标签:

杂谈

    一,前言

 

    五一期间因天气不好,没去爬山,5月1日那天获知马虎老大准备5月2日去爬山,其计划徒步线路:大岙村--雨施山--岭头村--南岙村,计划路程18公里左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雨施山地处奉化东南方向,其海拔610米(山顶实测),是该区域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山,雨施山封山已久,当地村民大约有30年左右没人上去过,所以从年轻一代中亦问不清有通往雨施山的山路,

    几年前曾有户外爱好者,名为“山里的人”曾去攀登过雨施山,其在贴子中写道:“……从上午9点多开始走,直到下午18:30才下到村子,在山里转了9个多小时……”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因雨施山上林木葱茏,竹林茂盛,其崎岖的山路确实已很难寻找到,

雨施山的“雨施”二字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雨施”出自: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缘陵流泽,云布雨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雨施”意指广施恩泽,所以雨施山上的植被是郁郁葱葱的,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雨施山脚有一座小村庄,名叫大岙村,大岙村中原有周,马两姓,据说不知在哪一朝哪一代,村中马姓有一个曾在朝庭当将军,后因得罪了朝廷,皇上下旨要满门抄斩,为避祸,马姓家人大多数人就搬到了现在的马夹岙村,只剩下几个不怕死的一两户仍守在原家门面,后来据说朝廷终究没有对周姓人满门抄斩,只杀了马将军的头,那不怕死的这两户就是现在大岙村二十多户马姓家族的祖先,另据说后来族人们做了一个金子头,把马将军给厚葬了,所以现在村子中的村民就以周姓为主了,据地方史料记载,周姓村民是在明嘉靖(1522-1566)年间,从奉化城区大桥那里搬迁过来的的,因整个村庄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夹在雨施山的山岙中,所以称村庄为大岙,

   因5月2日是正常的工作日,所以步行者群中只有马虎,波波,润雨,树苗四人参加当天的奉化雨施山徒步,

 

    二,大岙村

 

    早上7:00我们四人在汽车南站中巴车站,乘上宁波-宁海的中巴车,车票15元/人,8:34中巴车到达大岙村,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一下车就先后的走向大岙村,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经过大岙村的村牌楼,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大岙村口其前面就是这小村庄的村雕塑作品,以及百年以上的古樟树,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呵,好粗的一棵古古樟树哦,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村庄中心就是村办公大楼,村办公大楼前竖有三要旗杆,好气派呵,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村办公大楼对面是冷冷清清的集贤堂,这就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反差与对比,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整个村庄给人干净整洁的印象,穿越村庄前面的溪涧上有一座水泥桥,跨过水泥桥,沿乡村公路前行,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村旁的山上见到了一座坟墓,上面的碑文别具一格,引起我的兴趣,就随拍了一张,坟碑上书:“爷爷奶奶之墓”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遥望着大山的深处一片雾茫茫,我们沿古道走向大山深处,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9:04我们到达大岙水库,沿着水库右边的山路继续往山里前进,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三,柴刀砍上山

 

    三分钟后,在9:07我们到达一个三岔路口A,我们是选择往左的山道向上攀登,(往右的山道,我的初步分析可能是通往岭头村的,因为我们从山顶下撤,在走向岭头村的途中曾发现岔路C),因为根据方向指示,往左向上攀登是通往雨施山的最短线路,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往左上山道,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往右上山道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选择左边这条向上的山路,这条山路的开始阶段,我们感觉还是比较宽敞,是沿着溪涧一路向上的竹林道,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竹林上山道走完后,就是一般的山道,这条上山道需要我们不时的穿插越溪涧,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山在我们连续的攀登下,越爬越高,而山道上的树丛越来越密,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马虎老大对着地图,指南针核对方向,方向是对的,我们就继续前行,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山路上的树丛越来越密,一路的砍伐开路向上,有些地方树丛实在太密了,就开一个小口了,钻过去,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10:08在我们前进的山路上,马虎老大的大脚碰到了一个野兽夹,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处理好野兽夹后,我们继续前行,山道是越来越高,树丛是越来越密,继续前行确实很艰难,发现离山顶已经不远了,确定直接冲向山顶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11:30我们到达山脊上,那里是一批小竹林,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山脊前进,在山脊上也是没有道路,密密的树丛,美丽的杜鹃花,……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遥望前方的山峰,一座高过一座,原以为那里就是雨施山峰,其实雨施山峰还在这群山峰后面躲藏着没露面呐,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继续沿着山脊前进,或钻竹林,或钻树丛,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12:02到达一座山岙上中,见到那里有一片石梯田,向四面分辨一下雨施山峰的方向,继续沿山脊钻进竹林树丛前进,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这高高的山脊上,我们一连发现了三只另一种类型的野兽夹,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接下来的山脊道树木实在是太密了,我们三把柴刀轮流的砍伐着前进,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遥望着前方仍是一座比一座高的山峰需要我们去攀登,哪一座才是真正的雨施山峰呀,我们逐座的搜索着各座山峰,寻找着雨施山的测绘标志,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这一路前进的山道上,在这高高的山脊上,鲜红的杜鹃花正满山盛开,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转身向后面遥望,那就是我们沿山脊走过来的一座座山峰,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这张照片上,其照片的正中心位置上是一座测风铁塔,我们就是在其旁边左拐行走过来的,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四,雨施山峰

 

    13:15我们终于到达今天爬山的目标点:雨施山峰,上面有一根已快腐烂光了的铁架了,还有三角点测绘碑牌,……,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雨施山峰顶我们都摄影留念,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从上午8:34出发开始徒步,到13:15登顶雨施山峰顶,一共就4公里左右的路程,我们一行四人一路的用柴刀砍伐上山,整整的化去了4个半小时,砍得好辛苦呵,那三把柴刀也应让它上一下镜头呵,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时间已经13点多了,于是我们就在雨施山上休息,简单的吃中饭,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雨施山上遥望:照片右方那个村庄就是大岙村,是我们是上的出发点,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雨施山上遥望:照片中心的测风铁塔处是岔路口B,是大岙村,岭头村和雨施山的交汇点,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雨施山上遥望:照片中心的测风铁塔处的岔路口B处,我们原计划是中餐后由这里左拐下插,后来因下插路况也是不明,时间又太迟了,所以后来我们再原路返回上来,从这岔路口B处往右拐后撤离,这条下插路况就比较好了,一直通往岭头村,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站在雨施山峰顶上往四处遥望,在山顶四周茂密树木遮挡下的山景,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五,撤离

 

    13:38我们开始从雨施山峰撤离,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从雨施山顶撤离,沿着原来由柴刀砍伐出来的山脊路返回,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从雨施山峰撤离沿原路返回,前方就是风速测速铁塔,对准目标前进,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那些树丛太密的地方,因当初进来时我们是钻树丛进入,现在我们必须继续钻树丛离开,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14:03我们终于钻出树丛,到达三岔路口B处,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雨施山上大多数都是杂树,高大的树木基本上都被雷电击毁,只剩下光秃秃的烧焦了树杆,雨施山上没有一条防火道,这其实对森林防火是不安全的,不知护林的有关部门是如何考虑的,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就在这山岙三岔路口B处沿左侧小竹林间往山下撤离,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这小竹林道小竹太密,有时我们只得下蹲钻越,发现地上遍地是小竹笋,于是我们一边下插,一边挖着野竹笋,下插的路越来越难走,不过一路上挖来了许多红壳野竹笋,(回家后秤了一下野竹笋,哈哈,有10斤之多呐)下插半小时后,在14:45,马虎决定决定原路返回,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15:09我们重新返回到测风铁塔附近,雨施山山岙三岔路口B处,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我们沿山脊道撤离,这条山路比我们攀登上来的山路路况好多了,也宽敞多了,我们一路快速下撤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十分钟后,在15:20我们经过一幢废弃的住宅,在这里有几位村妇在挖野山笋,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这条山路是一条保护得还是比较完好的台级道,我们就沿着这条下山道一路快速的下撤,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15:57我们到达三岔路口C,其右拐估计是通往大岙村那个方向,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这条山道的入口处插着奉化林业的防火旗,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六,岭头村

 

奉化林业的防火旗的后面就是岭头村的金柑树,上面还挂满了果实,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五分钟后,16:05我们就到达了岭头村,今天的爬山活动到此结束了,原计划中的徒步南岙村等下次继续吧,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在岭头村我们等车来接的时候,我们就由岭头村民带路去他家的草莓大棚里欣赏了一下,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草莓虽已经是落市了,不过大棚里仍还有部份草莓挂在藤上,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受村民邀请,我们现摘品尝了免费的大棚草莓,味道还不错呵,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七,奉化夜霄

 

奉化的步行者朋友驾车带我们离开岭头村后,车子就直驶奉化夜霄城,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当晚,由奉化步行者朋友他们作东,在奉化夜霄城请我们品尝奉化海鲜大餐,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酒醉饭饱后,20:00我们离开奉化夜霄城返回宁波,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八,后述

 

    5月2日徒步计划

    徒步线路:大岙村--雨施山--岭头村--南岙村,徒步计划路程18公里左右,由于雨施山峰长久的无人攀登,植被茂盛,当天的登顶是靠三把柴刀一路砍伐开路,所以最后的南岙村计划只得放弃,当天的徒步线路:大岙村--雨施山--岭头村直线距离4.7公里,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当天的实际距离8.18公里(步行规迹图二幅:立体规迹/平面规迹)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当天实际化费时间:上午8:34从大岙村出发,下午16:05到达岭头村,共费时7个半小时(包括中餐时间)

登顶4个半小时,下撤3个小时(包括中餐20分钟和下午下撤左边探路30分钟),

    大岙村--雨施山--岭头村,这条线路其实是比较安全的,山不高,最高海拔只有610米,坡不陡,坡度是平缓的上升,只是大岙村--雨施山这一段山路基本上都被柴草盖住了,因此我们是靠三把柴刀一路的砍伐上去的,所以当天我们行进速度就不快了,双脚一点也不吃力,只是双手疲劳了,另外人也脏了,……

    听说奉化的有关部门也准备开展群众性的登山活动,奉化登山协会不久也将成立,建议有关部门能在大岙村--雨施山那边出一点资金,化一点精力,修整一下登山道,雨施山脊三岔路口B——岭头村那段路况还可以,不过需竖几块指路牌,若配合岭头村的摘草莓,品金柑,农家菜,……,这样也能给当地的农民增加一点收入,希望我们的这一天的雨施山探路活动能对奉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一点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