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雨施山(海拔610米)
标签:
杂谈 |
雨施山的“雨施”二字是一个很诗意的名字,“雨施”出自: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缘陵流泽,云布雨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雨施”意指广施恩泽,所以雨施山上的植被是郁郁葱葱的,
我们一下车就先后的走向大岙村,
我们经过大岙村的村牌楼,
大岙村口其前面就是这小村庄的村雕塑作品,以及百年以上的古樟树,
呵,好粗的一棵古古樟树哦,
村庄中心就是村办公大楼,村办公大楼前竖有三要旗杆,好气派呵,
村办公大楼对面是冷冷清清的集贤堂,这就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反差与对比,
整个村庄给人干净整洁的印象,穿越村庄前面的溪涧上有一座水泥桥,跨过水泥桥,沿乡村公路前行,


遥望着大山的深处一片雾茫茫,我们沿古道走向大山深处,
9:04我们到达大岙水库,沿着水库右边的山路继续往山里前进,
往右上山道
我们选择左边这条向上的山路,这条山路的开始阶段,我们感觉还是比较宽敞,是沿着溪涧一路向上的竹林道,
在竹林上山道走完后,就是一般的山道,这条上山道需要我们不时的穿插越溪涧,
山在我们连续的攀登下,越爬越高,而山道上的树丛越来越密,
马虎老大对着地图,指南针核对方向,方向是对的,我们就继续前行,
山路上的树丛越来越密,一路的砍伐开路向上,有些地方树丛实在太密了,就开一个小口了,钻过去,
10:08在我们前进的山路上,马虎老大的大脚碰到了一个野兽夹,
11:30我们到达山脊上,那里是一批小竹林,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山脊前进,在山脊上也是没有道路,密密的树丛,美丽的杜鹃花,……
遥望前方的山峰,一座高过一座,原以为那里就是雨施山峰,其实雨施山峰还在这群山峰后面躲藏着没露面呐,
我们继续沿着山脊前进,或钻竹林,或钻树丛,
在这高高的山脊上,我们一连发现了三只另一种类型的野兽夹,
接下来的山脊道树木实在是太密了,我们三把柴刀轮流的砍伐着前进,
在这一路前进的山道上,在这高高的山脊上,鲜红的杜鹃花正满山盛开,
转身向后面遥望,那就是我们沿山脊走过来的一座座山峰,
在这张照片上,其照片的正中心位置上是一座测风铁塔,我们就是在其旁边左拐行走过来的,

在雨施山峰顶我们都摄影留念,
时间已经13点多了,于是我们就在雨施山上休息,简单的吃中饭,
雨施山上遥望:照片右方那个村庄就是大岙村,是我们是上的出发点,

雨施山上遥望:照片中心的测风铁塔处是岔路口B,是大岙村,岭头村和雨施山的交汇点,

站在雨施山峰顶上往四处遥望,在山顶四周茂密树木遮挡下的山景,


从雨施山峰撤离沿原路返回,前方就是风速测速铁塔,对准目标前进,
在那些树丛太密的地方,因当初进来时我们是钻树丛进入,现在我们必须继续钻树丛离开,
14:03我们终于钻出树丛,到达三岔路口B处,
我们就在这山岙三岔路口B处沿左侧小竹林间往山下撤离,
15:09我们重新返回到测风铁塔附近,雨施山山岙三岔路口B处,
我们沿山脊道撤离,这条山路比我们攀登上来的山路路况好多了,也宽敞多了,我们一路快速下撤
十分钟后,在15:20我们经过一幢废弃的住宅,在这里有几位村妇在挖野山笋,

这条山路是一条保护得还是比较完好的台级道,我们就沿着这条下山道一路快速的下撤,
15:57我们到达三岔路口C,其右拐估计是通往大岙村那个方向,
这条山道的入口处插着奉化林业的防火旗,
六,岭头村
奉化林业的防火旗的后面就是岭头村的金柑树,上面还挂满了果实,

五分钟后,16:05我们就到达了岭头村,今天的爬山活动到此结束了,原计划中的徒步南岙村等下次继续吧,
在岭头村我们等车来接的时候,我们就由岭头村民带路去他家的草莓大棚里欣赏了一下,
草莓虽已经是落市了,不过大棚里仍还有部份草莓挂在藤上,
受村民邀请,我们现摘品尝了免费的大棚草莓,味道还不错呵,
七,奉化夜霄
奉化的步行者朋友驾车带我们离开岭头村后,车子就直驶奉化夜霄城,
当晚,由奉化步行者朋友他们作东,在奉化夜霄城请我们品尝奉化海鲜大餐,
酒醉饭饱后,20:00我们离开奉化夜霄城返回宁波,
当天的实际距离8.18公里(步行规迹图二幅:立体规迹/平面规迹)
登顶4个半小时,下撤3个小时(包括中餐20分钟和下午下撤左边探路30分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