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品——别里科夫
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有感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在他独特的笔调下,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带有独特艺术气质风格的人物形象。其中,别里科夫是最悲剧的一个角色。
别里科夫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的主人公。他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恐怕变革,是一个极力维护现行秩序的人物 。
有人认为,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是可恶可憎的,他是沙皇统治的卫道者。但在我看来,别里科夫虽有可恶的地方,更多的是一个悲怜的人物。
要知道,在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尤其残酷黑暗的时期。当时,俄国革命呼声越来越高涨,斗争也走上了新的阶段,即将来临的革命浪潮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为了极力维护他的专制统治,反对和压迫一切革新行为,加强了反对统治,俄罗斯处于一片恐怖的气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产生是必然的。在文中,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他极力的把自己包在一个个有形或无形的套子里。仅就这一点,便能体现出,他得了受压迫而留下的“后遗症”。像别里科夫这一类人,受沙皇专制统治的压迫已然麻木,压迫早已深入他们的潜意识,他们已然习惯。然而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只想安稳的生活下去,他们惧怕革新,害怕改变现状,是因为未来对他们来说是一片茫然。他们安于现状,惧怕生活改变又给自己带来新的伤害。况且,他只是一个希腊语教师,一个普普通通,连一把蛮力都没有的人。他能辖制全城也不过因他每日的唉声叹气。他这样做对人们并无伤害和威胁。因此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带给人的绝不是憎恶,而是对普通受压迫人民的理解和可惜。我觉得,别里科夫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干涉别人的言行是为了避免他人受到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害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身边的人不受侵害。在文中,他最爱说一句话:“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就可体现,这句话响彻别里科夫的一生,已然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态度,她被这句话深深禁锢着。因此,正确来说,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一个惧怕者和屈服者,是一个十足的牺牲品,他并非残害人民,只是被压迫久了便麻木了。这也是此类人物的可悲之处。
每一个时代革新的浪潮下都会有一些可怜的别里科夫,他们是新时代的落后者,但他们值得谅解与帮助。他们的名字叫牺牲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