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微电影剧本《白云深处》
(2018-03-11 13:27:17)
标签:
微电影剧本励志感人 |
分类: 微剧本 |
《白云深处》
【微电影】:《白云深处》
【时长】:25分钟
【题材】:根据商洛供电局山阳分局宁启水的真实故事编写。
【类型】:煽情、励志
【一句话故事】:主要讲述农电工宁启水和村民王尊德之间的感人故事。
【主题思想】:通过讲述农电工宁启水牢记企业责任,十几年来无私奉献,和村民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感情的故事为代表,反映了广大农电工默默付出、奉献青春的精神,体现了商洛供电局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情怀。
【故事人物简介】:
宁启水——男,(青年、中年),商洛供电局山阳分局农电工,身材魁梧,憨厚朴实,勤劳肯吃苦,人缘好办事牢,负责任,肯奉献。
王尊德——男,老年,孤寡老人,脾气古怪,性格倔强,家境贫穷。
张爱红——女,中年,村民,小气,爱占便宜,喜欢说闲话。
汪前桂——(青年、中年)女,宁启水爱人。
所长——男,中年,供电局领导。
王先锋——男,(青年
猴头——男,7岁,张爱红儿子
六婶——女,张爱红邻居
局长——男,县供电局局长
群演若干
【剧本正文】
淡入
【字幕】:本故事根据商洛市供电局山阳县分局职工宁启水的事迹编写
1
【航拍】:商洛市全景
商洛市电网四通八达。
秦岭群山的景色。
丹江蜿蜒像一条玉带。
(旁白VO):商洛市境内的秦岭山脉,千山万壑、绵延起伏。
万佛山烟雨空蒙、云雾缭绕。
(旁白VO):山阳县地处大山之中,沟深路远。
山上电线杆上的电线一端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好似穿云而来。
【特写】横在半空的电线,电线上栖息的鸟儿。
鸟儿鸣叫着振翅飞走。
【叠化出】电线下的山间小路上宁启水背着背篓向上爬着。
宁启水擦擦布满额头的汗水,抬头向上看去。
半山腰上一个小山村里的几户人家,山顶白云悠悠。
【航拍】半山腰上的羊肠小道上,行走的宁启水小小的身影。
(旁白VO):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山上村民的抄表、缴费及用电维护全靠县供电局的农电工翻山越岭上门来完成。
出字幕:白云深处
2
莽莽群山脚下的金钱河波光粼粼。
字幕:1997年
河边一群村民正在装沙子运沙子。
宁启水面前放着背篓,一个村民用锹往里面装沙子,看看装的差不多了,村民停下铲沙。
宁启水:铲啊,咋不装了?
村民甲:启水,这已经很重了,(转身手指着远处)这是要送到山顶上去的,一个单程7公里还得爬山。
顺着村民的手指方向,远处一座山头高高耸立。
宁启水:我知道,就是因为路远,来回一趟不容易,所以想多背点。
村民甲:一口吃不成胖子,你别急嘛。
宁启水:我能不急吗?建好配电室,我们就可以用上电了,这是我们盼了多少年的心愿啊!。
村民甲无奈地铲起沙。
【慢镜】沙从铁锹里哗哗流进背篓里。
宁启水蹲下身子,将背带套上肩头,口中“嘿”的一声,背着背篓稳稳当当地站起来,然后喊道:走咯,上山啰。
村民们纷纷响应,背起背篓跟着宁启水走去。
穿着供电工作服的所长走到装沙的村民甲旁边:刚才这个人……(指着宁启水的背影)是谁啊?
村民甲脸上充满了对宁启水的敬佩之情:他叫宁启水,勤劳肯吃苦,人缘好办事牢,我们大家都信他。
所长赞许地点点头。
2
一座高高的配电室耸立在山头上。
3
宁启水在教室里学习。
宁启水麻利地用脚蹬子上电线杆。
宁启水站在高高的电线杆上接线头。
(旁白VO):宁启水因为肯吃苦负责任被推荐为山阳县供电局的农电工,他努力学习,顺利通过了考核。
4
所长坐在办公桌后面办公,宁启水推门进来。
宁启水坐下来,接过所长递过来的茶。
所长郑重地:启水啊,你是党员,大专毕业,更难得的是你肯吃苦,办事认真,所里准备安排你负责万佛山、裙子沟等4个山村的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工作。
宁启水:好啊,我家就在裙子沟,这里我熟悉。
所长:可是你要有思想准备,这4个村可是我们县供电局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
5
崇山峻岭间的村落、羊肠小道。
所长VO:一共486个用户散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峡谷之间。
【航拍】:大山上几个村落隔着沟壑,相距遥远。
所长VO:最远的万佛山村,去一趟来回距离达近百公里。
6
宁启水看着墙上挂的网络分布图。
所长VO:最近的裙子沟村距离也有60公里。
【过肩镜头】所长看着宁启水:启水啊,4个山村,仅抄表收费这一项工作,每月步行的路程得在380公里以上,遇上线路维护、故障抢修等情况,你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而且器材工具都得靠你自己背上山去,这些你难做到吗?
宁启水:所长,你放心吧,我保证完成好所里交给我的工作。
所长:很好,工作中你要牢记我们企业“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认真为村民们服务。
宁启水郑重地:我会用心去做的。
7
山上盛开的山花。
树上跳跃的小动物。
一条长长的山路连接着长洼村。
几声狗吠声,山路的拐角处露出宁启水背着背篓的身影,宁启水看到不远处的村子加快了脚步。
村头几个顽皮的孩子看到宁启水高兴起来,猴头大声地嚷起来:有人来了,村里来人了。
王先锋走出来,他上下打量着宁启水:你就是新来的电工?
宁启水:对,我叫宁启水。
王先锋接过宁启水的背篓背在身上:哎呀,上山一趟可不容易,辛苦你了,村子里的电有点问题,你来的正好。
孩子们看稀奇似的跟在他们身后。
8
宁启水检查线路,站在梯子上拧一个开关的螺丝。
宁启水认真地接上一个线头,灯亮了,王先锋笑了。
9
大山黑魆魆的轮廓。
山顶上一轮圆月升起,美轮美奂。
10
几声狗吠,几声苍老的秦腔从远处传来。
宁启水:山村的夜晚真美。
王先锋笑道:可惜我们这里太偏僻,不然这风景都可以开发成旅游区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光,只有村头一户低矮的房屋黑乎乎的,格外显眼。
宁启水问道:这家怎么还没通电?
王先锋:他呀,是一位孤寡老人,叫王尊德,脾气很古怪,他不愿意用电。
宁启水:哦……
11
宁启水站在王尊德家门口,他朝屋里喊道:屋里有人吗?有人在家吗?
王尊德OS:谁呀?
出来一位六七十岁左右的老人,站在门口上下打量着宁启水:你是哪个?
宁启水朝他点点头:大叔,我叫宁启水,是管这一片的农电工,专门负责抄电表和收费的。
王尊德很不和气地:我又不点灯,也不欠你电费,找我有什么事?
王尊德没好气地:我用不上,我一个孤老头子天一黑就睡觉了,要电干什么?说完转身往屋里走。
宁启水往前走一步:大叔,没电晚上黑乎乎的多不方便啊!
王尊德转过身来:我穷得很,没钱装电。
宁启水:我们会把电线拉到你屋门口,你只要买上几个灯泡和一点线就行,花不了多少钱。
王尊德抬头看了看屋顶,又看了看屋里面,即使是白天,因为房子很低矮,里面也显得黑暗。
宁启水:你看你这屋子里白天都这么黑,我给你装上电,安上灯,晚上你一拉开关,满屋都亮堂,多好。
王尊德迟疑了一下,似乎在下决心,半天他嘴里蹦出两个字:不用。
宁启水:大叔,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王尊德叹了一口气:我穷啊,我怕我以后交不起电费。
宁启水愣住了,王尊德摇摇头准备进屋。
宁启水:这电费我先给你垫上。
王尊德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宁启水肯定地点点头。
王尊德:我们一不亲二不邻,怎么好麻烦你啊,算了吧。
宁启水:我是认真的,你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少电,要不了多少电费,再说以后我也有地方需要你帮忙呢。
王尊德疑惑地:我一个老头子能帮你什么忙?
宁启水:你们这里太远,我有时忙了回不去,要找地方住,到时候说不定要在你这挤一晚上。
王尊德笑了:你要你不嫌弃,以后天晚了就来我这住,哎呀,我给你搬条凳子,咱们坐着聊。
王尊德搬了两条小凳出来,两人坐下来。
宁启水:大叔,你很久没下山了吧?
王尊德:我很多年没下山了,老了,走不动了。
宁启水:那你要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怎么办呢?这山上也没商店。
王尊德:有乡亲出山就让他们带一点,经常就有油没盐或者有盐没油的凑合一顿,反正我是一个人,好说。
宁启水瞪大眼睛:哎呀,这怎么行?我每个月要来一次,以后一些日常用品什么的我给你捎带上来。
王尊德:那太好了,我怎么感谢你啊!
宁启水:大叔,你别这么说,我以后也少不了大家帮忙,我先帮你把电装起来,今天就下山买材料。
王尊德老人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12
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的叫声此起披伏。
宁启水背着背篓吃力地走着,背篓里装着电线等材料。
汗水顺着宁启水的脸颊向下流淌,他用毛巾擦擦脸上的汗,皱着眉头望望头顶的太阳,解开衣扣扇着风。
宁启水走进山坡边的树林,放下背篓,靠在一棵树上想歇一下。
一只大马蜂从旁边的灌木丛中飞了出来落在宁启水的胸前狠狠地蛰了他一下,宁启水立刻疼得大叫着跳了起来,他低头看看胸前,已经红肿了一大片。
宁启水想背起背篓,立刻疼得直咧嘴,他将背篓塞进灌木丛中,向山下奔去。
13
王尊德站在门口注视着门口的山路。
山路悠长,一个人也没有。
老人摇摇头:我说他有那么好,原来是骗人的。
他走进屋里,门吱一声被关上。(镜头从外面拍)
14
医生给宁启水消毒:你这个毒素很厉害,还需要观察两天。
宁启水:不行啊,我还得上山去,我给大叔买的东西还放在路上呢。
15
宁启水将背篓放下,人也累得直喘气。
王尊德从屋里走出来,惊喜道:你来了?
宁启水:本来昨天上来了,半路上被一只马蜂给蛰了,我下山治疗了一下。
王尊德吃惊道:哎呀,这太危险了,你怎么不休息两天?你看你这红肿还没消呢。
宁启水:已经消过毒了,没事,(从背篓里拿往外拿东西)大叔,这是我给你带的盐、油、洗衣粉,我这就开始帮你安电。
王尊德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
16
王尊德老人拉了一下开关,整个屋里立刻亮了起来。
他久久注视着灯泡,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17
天上星光点点
几位老人弹着乐器的剪影。
王尊德老人吼起秦腔。
18
猴头蹲在宁启水身边看着他在小本子上记着。
几个村民围在他的旁边,也面带喜色。
一位年过半百的大爷:宁电工,你给我带2代盐、2代洗衣粉、一个灯泡、电池,对了记得帮我带菜秧子。
宁启水在本子上记着:好咧。
张爱红挤进来,递给宁启水一张纸条:宁电工,我要带的多,都写在这个条上。
宁启水接过条夹在本子上:好咧。
一个老太婆:给我孙子带两根棒棒糖吧。
猴头脸上羡慕的神情,他拉住张爱红:妈,我也要棒棒糖。
张爱红脸一沉:馋嘴,没出息。
宁启水背起背篓:我这就下山了,以后我上山时会把大家要用的东西顺便捎带上来,大家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王先锋:太好了,山上很多老人的子女都在外面打工,自己行动不方便,买点东西啊还真困难,你这下给我们解决大难题了。
宁启水:没什么,我总是要上山的,顺路。
背景里王尊德和几个村民聊着天,王尊德对着宁启水不住竖大拇指。
19
宁启水背着背篓出现在村头。
很多村民围了上来。
宁启水将背篓里的东西给村民:你的2袋盐,你的小孩的作业本……
张爱红挤进人群笑眯眯地:宁师傅,我的东西带来了吗?
宁启水把一个装着货物的大袋子提给张爱红:这是你的,里面有清单,你看看。
张爱红掏出钱递给宁启水:你先找我,我回家看吧。
张爱红接过宁启水找的钱放进手里提着的袋子里,高兴地哼着小调回家。
21
张爱红正要清点袋子里的货物和钱。
邻居六婶(OS):爱红,来帮我一下。
张爱红:好的。她跑出去后,猴头溜了进来。
一双小手从袋子里拿走10元钱,迅速离开。
张爱红回来对着清单计算袋子里货物的价格。
张爱红:3块、两块、5块,不对啊,(诧异地)怎么少了十块钱?
22
张爱红和六婶说着话。
王尊德老人坐在旁边。
张爱红:六婶,宁电工给我带的货物我对了一下账目,少了十块钱,是不是他找我的时候找错了啊?我问问他去。
六婶神秘地:问啥啊,肯定是人家收了代购费,山这么高路这么远人家给你白背上来啊?
张爱红:那也是,我说他这么积极帮大家带货呢。
王尊德听着他们的谈话,若有所思,似乎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
23
王尊德坐在屋里吧嗒吧嗒抽烟。
宁启水走进屋里:大叔,你还缺什么东西吗?我下次上山再帮你带。
王尊德吐出一口烟:不用了
24
宁启水背着背篓走着。
猴头从树后钻出来,拦住他。
宁启水摸摸猴头的脑袋:猴头,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
猴头:你给我带两根棒棒糖好吗?
宁启水:好的
猴头蹦跳着离开。
25
汪前桂坐在椅子上叠着衣服。
宁启水背着背篓走了进来。
汪前桂吓了一跳,连忙过来帮他放下背篓:这都什么时候了,(看了墙上的钟)都十点多了。
宁启水坐下:我给配电房清道,不想干完天都黑了,回来就晚了。
汪前桂:你还没吃饭吧?
汪前桂看着宁启水狼吞虎咽地吃着面条,嗔怪道:你一个月回家一次还不早点回来,这山上黑灯瞎火的,你也不怕有野猪有蛇。
宁启水笑笑:我每天都在山里进出,习惯了。
汪前桂往前凑了凑:你给村民捎带东西有人说闲话了。
宁启水皱皱眉头:大家出山不方便,我整天在山里跑,给他们顺便捎带点日常用品这有什么?
汪前桂:光上山就五、六十公里,空手走路还吃力,你每次背着一背篓东西,不嫌累啊?我看你把所里交代的事干好就行了。
宁启水:大伙好着呢,也没少帮我,有时天晚了,或是天气不好,在山上吃啊住的,不都是靠大家吗?
汪前桂:问题是咱这名声毁不起,别做了好事还落个不好的名声。
宁启水不吱声了,他搁下筷子,陷于沉思中。
26
所长乐呵呵地看着宁启水:你工作干的不错。
宁启水笑笑:谢谢。
所长:局里专门成立了“农电工之家”,关爱每个职工每个家庭的生活情况,你有什么困难可以向组织反应。
宁启水:我很好,没什么困难。
所长:这一片山头只有你一个人,很多地方你得依靠村民,你要和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要落实我们企业“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要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宁启水思索着。
【闪回】汪前桂:我看你把所里交代的事干好就行了。
汪前桂:问题是咱这名声毁不起,别做了好事还落个不好的名声。
27
宁启水背着背篓刚来到村头,猴头已经等在路边了。
猴头:我的棒棒糖呢?带来了没有?
宁启水放下背篓,翻出两根棒棒糖,在他面前晃了晃:给你。
猴头迫不及待地解开糖纸塞进嘴里,眨巴着眼睛,一副享受的样子:好甜啊,(将手中攥着的十元钱递给宁启水)给你钱。
宁启水接过钱: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猴头只顾舔着棒棒糖不回答,宁启水牵着他的手向村里走去。
28
张爱红看见宁启水牵着猴头远远走来。
张爱红疑惑地看着猴头:猴头,你哪来的棒棒糖?
猴头指着宁启水。
宁启水笑了笑:这孩子,还给我钱呢,(将十元钱递给张爱红)他哪来这么多钱啊?
张爱红接过钱:好你小子,你哪里这么多钱?快说。
猴头吓得不吱声。
张爱红:不说,我打你屁股。
猴头哭丧着脸:上次在你袋子里拿的。
张爱红恍然大悟:原来少的十块钱是你拿了,敢偷我的钱,看我不打死你。
邻居们都来看热闹,张爱红要打猴头,猴头躲在宁启水身后,宁启水拦着张爱红:哎,你别打孩子……
王尊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