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南拳
(2013-03-05 10:18:55)
标签:
武术 |
萍乡南拳
刘萍高供稿周俊整理
萍乡一带流传的拳术,内容丰富,门派较多。据初步统计共有七家三十六教,中中尤以“龙门教”“苍门教”“练门教”“平原教”“军源教”流行最广。
萍乡南拳虽多种多样,却都出于硬门之源。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结构紧凑,短小精悍,强弓硬马,刚劲有胃。演练起来威武雄壮,势如破竹,大有推山入海,风卷残云之势。它在技法上要求稳、准、狠、疾、敏。稳是指下盘功夫要扎实,要求四平八稳,落地生根,准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动作要标准,要求干净利索,整齐合一,二是指击打对方要准确,要求手不虚发,招招见效,狠是指临场应敌要心雄胆壮,莫留后患,要求不动则以,一动则顽石崩裂,铁壁顿开,疾是指动作要迅速,要求来去无形,疾快如风,敏是指动作要灵活,要求敏捷如猿,闪展自如,它在身法上有“四正”的要求,即:头正、颈正、身正、胯正。要求头不能前俯后仰,颈不能左右歪斜,身不能抬肩挺腹,胯不能弓马不分。总的要做到“神形兼备,内外合一,出手犹如穿杨柳,落脚恰似定海针”。
萍乡南拳具有浓厚的南派风味,因南方多水泽丘陵,不宜在大开大合,空翻腾跃,而讲究拳打卧牛之地,稳打稳扎,步步步为营。它上肢动作较多,劲力突出,发力有声。主要手法有冲、劈、点、插、挡、拨、挂、封、抛、托、擒、拿等。主要手型有拳(老姜拳、三角拳、平拳、凤嘴拳、菱角拳),掌(柳叶掌、荷包掌、标插掌),勾、爪(虎爪、龙爪、鹰爪、鸡爪、蜈蚣爪),此外它也讲究腿的运用,但不尚腾跃,不尚高难,而注重实用,在四平八稳的基础上配以屈伸性的腿法,如踢、踹、勾、绊、扫、踩、弹、卡等,主要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等。
萍乡南拳技击性较强,它攻防互济,软硬兼施,不仅要“一力降十分”,同时还要“以巧破千斤”。主攻时猛打直进,手肘齐发,以力度取胜,以硬功克敌。应防时以后发制人为主,谱曰“祖训有先让三招”这就是说与人交手时,先让过敌人锋芒,磨掉敌人锐气,而三攻其不备,击其归惰。这种防御战术通常表现为“先软后硬,先曲后伸,以逸待劳,以静制动”
萍乡南拳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训练有内容有:桩功、腰功、腿功、臂功、硬功等。桩功主要磨练人的意志,坚实下盘功夫,训练各种弓马步法。桩功分静练和动练二种,静练主扎马坐桩,动练主进退走马,腰功主要训练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腿功主要练腿的柔韧性,增强腿的踢打力量,提高腿的技击能力。主要训练手段有压腿、踢腿、搬腿、耗腿、摆腿、弹腿以及实物练习,如踢沙袋、踢木桩等,臂功主要提高手臂的灵活性,拳掌的劲力和攻防技能。主要训练手段有举重、倒立、抓坛、打沙包、抛石锁、捋竹筒以及冲拳推掌等,硬功主要练习身体各部位的抗击能力和打击力量,主要功夫有排打功、金钟罩、铁沙手、红沙手等。
萍乡南拳的器械套路很多,各门各教都有各自的内容,兹将部分套路名称笔录如下,以飨读者。
一、
主要拳术套路有;万法归宗、(又称万法归总、长丰手),偷脚过关(又名井栏架子、四对手),八门解锁(又各八门惊锁、孔明八阵图),中站游园(又名闯园打瓜),尾站(又名雷公扶尾)。
主要器械套路有:四门大刀、四门牛耳双刀、四门枪、四门棍、四门锏、四门九子翻王木耙、四门铁尺、四门板凳、四门响叉、四门大圣玄武单刀、流星、拳心、盾牌以及器械对练,如三十六大扣,七十二小扣等。
二、苍门教
主要拳术套路有:猛虎下山、黄龙抢宝、三家庄、四路兼庄(又名四路进庄)、五马破曹这些套路都配有反练对练套路。
主要器械套路有:南阳大刀、柳叶青双刀、高凳、木耙、流星、扇枪、单刀、铁尺、中枪棍以及戟、戈、矛等兵器。
三、练门教
主要拳术套路有:大练、小练、中练、横练、久练、总练、九连环、五步练这些套路都配有反套路。
主要器械有:长棍、短棍、高凳、单刀、大刀、木耙、扁担、双刀、锤、匕首、剑、枪、矛等。
四、军源教
主要拳术套路有:勇战、二步战、二步弹琴、扑面丰等。
主要器械有:刀、枪、棍、剑等。
五、平原教、茅源教、大白教等
主要拳术套路有:五虎下西凉、三仙三界、蝴蝶步子、左右中、铁笼关虎、单鞭救主、九步缠狮、箭拳、中庄、乌鸦叫、铁牛破石、五虎拦街、三十六下强盗手、叉步、梁家园、阳刚大力掌、一百零八脚、八仙飘海等数百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