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份以来,在“自主招生全国必胜群”也呆了整1年了,前几天,有网友“耗纸”想在群里搞征文,我说了几句大实话,其实我不是不支持征文活动,我的感觉是:很多家长、考生没必要在自主招生这个问题上,耗费太多精力。我这个帖子不是响应征文,只是把自己对自主招生的看法再整理一下,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自主招生的适合对象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提到“试点高校考核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针对不同学科特长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注重对考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考查,注重以面试为主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注重为考生减轻备考负担。要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不断探索完善科学、有效、规范的面试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现场演示等。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
北京大学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汇编》中有如下一段:清晰定位选拔对象。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政策时,明确地将招收“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写入招生简章,并且将其作为制定、评价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
大家再看看2013年仍在执行的保送生政策最后一班车,哪些同学有资格上车:
- 1、省级优秀学生;
- 2、全国学科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 3、全国学科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者;
- 4、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一、二等奖获得者;
- 5、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得者;
- 6、教育部批准的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保送生;
- 7、优秀退役运动员;
- 8、公安英烈子女。
而上述保送生政策,在2014年将发生改变,《教育部: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一文中,关于“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调整内容如下: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看完上述内容,我想你一定明白了,自主招生适合的对象是:“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而且,政策是有衔接性的。2014年保送生政策规定是:只有进入奥赛国家队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而历年来,进入国家队的选手,高校都是抢着在全国决赛现场当场签约保送的。2013年获得奥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的学生,是可以报名参加高校组织的“保送生考试”的;2014年,这些学生全部将进入自主招生的行列,所以,对2014年及以后的考生来说,奥赛没有拿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自主招生笔试资格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我的建议是:学有所长及学有余力的同学,应该认真在这个暑假准备一门竞赛;而对于成绩一般甚至是中上的同学来说,还是忘了自主招生这回事吧!咱按照学校的安排,做好各项复习,实实在在地提高高考的分数,比花大量精力在自主招生上合算!
链接:给2014届考生的一点建议
二、想考北清等名校的考生,一定要重视竞赛和自主招生
以北京大学近2年在江西的招生情况来分析一下:
2013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录取江西考生70人,其中保送生14人,一批次100%录取25人,国防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小语种共录取10人,自主选拔录取21人。加上医学部录取的14人,2013年江西共有84名考生圆梦北大。(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e122a60101fth8.html)
2012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在江西省最终录取理科生51人,文科生33人,其中一批次录取22人,保送生17人,提前批次国防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小语种共录取12人,自主招生29人,此外,医学部录取12人。2012年共有96名优秀江西学子梦圆北大,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e122a601017pk2.html,该数据分项与汇总相差4人,原因不明)
年度
|
一批次
|
保送生
|
自主招生
|
提前批国防生、贫困计划、小语种等
|
校本部合计
|
医学部
|
2012年
|
22
|
17
|
29
|
12
|
80
|
12
|
2013年
|
25
|
14
|
21
|
10
|
70
|
14
|
2012年、2013年,北大在江西录取保送生、自主招生的人数,占到校本部招生总人数的57.5%和50%!若剔除提前批、专项计划、小语种人数,占比将达到67.6%和58.3%。
2012年,江西籍考生有33人获得北大自招资格,实际录取29人,“录取率”为:87.88%;
2013年,江西籍考生有28人获得北大自招资格,实际录取21人,“录取率”为:75%;
所以说,想考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的考生,抓住了自招的机会,就为自己多争取到了录取的机会!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三、如何对待和准备自主招生
家长、考生可重点参考以下几篇博文:
1、祝云天:如何处理好自主招生与高考备考之间的关系?(备考自主招生笔试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备考高考题中的创新题、难题和压轴题。自主招生备考时间投入取决于考生学业水平。)
韩旭:自主招生备考中的核心要素-平常心!
如何备考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
2、自主招生的笔试、面试方面,哨兵的这几篇博文很中肯:
哨兵:保送和自主招生笔试的要诀;
哨兵:大学招生面试之管窥;
哨兵:面试是好感的博弈;
哨兵:面试自我情况介绍撰写须知;
哨兵:面试的准备与实战;
最后,我还是想再次引用韩旭老师博文中的这段话作为结束语:
心态问题,恰好是一些优秀学生在高三一年无法充分发掘潜能、无法在高考中出色发挥的障碍。因此,我们希望考生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参加自主招生的选拔,不要因为选拔过程中的挫折扰乱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考生的家长也要重视“心态”问题,首先家长不能有心态问题,不能自乱阵脚,情绪是会传染的!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复习,同时,更要注意给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能够以积极地心态面对高三的学习生活。一定要记住,自主招生考试是要给优秀考生提供一个“机遇”;没有抓住机遇就算了,但绝不能影响正常的复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