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份的到来,2013届考生录取情况将逐渐水落石出。而新一届准高三生已逐渐感受到新角色的变化。如何利用高二结束后的这个黄金暑假,为高三的学习,为高考的决胜做一些准备呢?个人看法如下:
一、学有所长及学有余力的同学
1、是否参加竞赛,准备哪门竞赛,早作打算。
2014年的自主招生政策较2013年自招政策,必然发生巨大变化,将更多地面向“有学科优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啥叫学科优势?——竞赛获奖就是;啥叫创新潜质?——创新大赛获奖就是创新潜质;说白了,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全面发展的“高考党”去高考,竞赛获奖的“竞赛党”,虽然保送的大门几乎是完全关上了,但自主招生向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可以武断地在这里说一下:2014年,没有竞赛获奖证书,几乎不可能获得自招笔试资格。
竞赛选哪门?——首先是根据考生的学科特长来考虑。数、理、化、生,相对来说,数学、物理的“含金量”要高一些,更为高校看重。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相比较,参加物理竞赛需要看的竞赛书可能少一些,数学竞赛要看的书要多很多。对于成绩一直不错并各科均衡发展,想考名校的考生,建议还是在这个暑假准备一门竞赛,推荐参加物理竞赛学习。
明确了参加哪门竞赛,这个暑假一定要好好准备。
2、准备竞赛合算不合算?
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或者是有学科特长的孩子来说,准备竞赛是合算的。
每年的数、理、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时间安排如下:
每年十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每年九月份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初赛;
每年九月份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预赛;
数学竞赛最晚,但也只到10月中下旬就结束了,而一般这时候,学校高三年级刚开始第一轮复习,所以对孩子的学习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化学、物理初赛9月中旬就结束了,如果名列前茅,会有一个实验环节,但一般不会超过数学竞赛的10月中旬。
前面已说过:2014年,没有学科特长(几乎和竞赛拿奖划等号)就不是自主招生的考虑对象,哪怕你成绩再好,可能也很难获得高校初审的通过。因为竞赛奖状的复印件,才是份量较重的材料。
3、自主招生如何准备?
自主招生是把双刃剑。个人觉得,考生无需花太多时间特意准备。对于参加数学、物理竞赛并获省一等奖的考生,自身实力在那里,考前个把月做一做历年真题应该就差不多了;没有竞赛获奖实力的考生,还是以学校总复习为重。面试的那些东西,还是考察考生平时的积累和实力,过了笔试注意一些面试细节就行了。这个暑假,根本不用考虑自主招生的问题。
二、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
1、不建议参加竞赛或自主招生,一切以学校安排为主;
2、趁着这个暑假,对弱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