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语文复习宜早不宜迟
(2013-02-07 11:36:01)
标签:
语文复习宜早高考教育 |
分类: 教书育人 |
语文复习宜早不宜迟
一、语文的学习与复习本身没太明显的区别。其他各科的总复习,除了要强化之前各单元的知识点的学习,还要突出各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语文复习中,各单元当然也要有强化,有联系,但是彼此联系好象不是太紧密,或者说各单元的独立性更突出些。如果在之前单元学习中就解决了的问题,总复习当然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如果在此之前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阶段突击起来真还就不好找到头绪呢。
二、语文学习中很多知识只适合在平时积累。比如字、词、句的基本使用规律,你到最后阶段再突击背那些生僻字那还背的过来啊?还有中国的成语使用那么广泛,平时不积累,最后给你一本小词典逼你去背,那可是谁背谁头大的事。可是,如果把这些工作打散在高中三年中来完成,只要坚持平时多用点心,把课文里相关的字词句当时就学明白,高三回头一望,不知不觉的早就轻松的积攒了大量的相关知识,稍一系统化就成了好分数。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美好心情油然升起,岂不快哉。
三、文言文的学习也最好放到平时。在整个语文学习部分中,文言文单元确实是可以通过临时突击提高的单元。但是,这本来在平时用些功夫就能处理好的项目,何必非要拖到最后和其他科目在时间上自相争抢呢?如今,中学课本中文言文选的片目还比较合适,只要把高三的各篇所选文章精读到熟,理解到位,那就什么文言文的考试都全不在话下了。
四、作文更是要经过系统及长期的练习才会有稳定的成绩。虽然也有人运气好,通过背范文,最后直接押对题,高考作文拿到了高分。但是,更可靠的要靠自己的实力,而这个本事真要从高一就开始有意识的来提高了。平时多写、多改、多读,写作能力自然就稳步提高了。这里,我强调一个“多改”的观点,就是建议大家在高一还感觉学习时间较充分的时候,可以对一篇作文反复修改,至到修改满意为止,这确实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的。当然,每次的修改最好配合有老师的指导。
五、一些名词名句的背诵本来就该在平时记牢。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就是背诵一些课本中现成的词句。至于你说具体是要考那些内容,谁也没把握,只能是多记多背,到时考那部分用那部分。这些需要记忆的工作当然也只能是在平时学习中牢牢掌握的,只要求大家平时有意识的把那些边角余料的时间用上一点。这些都是白送的分,为什么不要呢?
六、阅读和理解也应看平时。说实话,我认为每个人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当然是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包括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心情也往往是复杂的,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是多角度的,更不宜用读者总结出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解读。可是,我们不是面对的是高考嘛!要对卷面成绩有个量化的标准嘛!所以,我的这些观点只能是保留。既然是用应试的方法来规范阅读理解的题目,那就必须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标准习惯,怎么敢在最后一个学期再收起自己的本性,强迫去适应卷面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