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抚河古道
抚河古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81
  • 关注人气:3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志愿填报:考生与家长必知的十三个问答

(2012-10-22 16:58:33)
标签:

志愿

填报

必知

问答

高考

分类: 志愿参考

原帖地址:考生与家长必知的十三个问答      作者:晨雾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与家长必知的十三个问答     晨雾 / 转帖

晨雾点评:

    这13问答最原始的出处没有找到,但是问答总结得很好。对当前已经进入志愿填报的北京考生家长们来说,简明扼要有帮助。

    其中有几处晨雾说几句。

 

   1问:《招生章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招生章程》非常重要,而录取规则的主要内容又是《招生章程》的重中之重,是核心。

 

  2问:为什么要认真了解录取批次及其安排?

  答:由于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除提前批外,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考生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顺序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3问:什么是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各批次、各科类的批次线都会不同。

 

  4问:高分考生不填报下一个批次院校志愿有何不利影响?

  答: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有些高分考生不重视下一个批次院校志愿的填报,故在上一批次志愿落选后,就失去了录取机会。考生一定要慎重、合理填报志愿,即便高考成绩达到第一批次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也不能仅填一本的志愿,还要认真填报二本及后续各批次志愿。

 

  5问:何谓院校调档分数线

  答:院校调档分数线(简称调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级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招投总分(高考总分和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线。通常情况下,调档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批次线。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最关键取决于招投总分是否达到了调档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招收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6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6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晨雾老师补充:】

    第5问答:“通常情况下,调档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批次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都是高校生源充足,调档线高于批次线的情况,调档线就是最后一名调档考生的分数。这时候调档线通常等于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这就是人们常常把调档线误认为是录取线的原因。而如果高校按照不超过120%的比例调档后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退档的情况,录取线就会高于调档线。这些大家经过学习大都能理解了。晨雾想解释的是这句话“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批次线”。例如,某校招生计划是40人,一本线为524分,一志愿上线人数总共只有32人,即便按照1:1提档生源也不足以完成第一志愿招生计划。这时候应当是无需考虑提档比例,将32人全部提档,比如分数排位第32名考生的分数为536分,这个分数将不再被定义为调档线,而定义调档线等于批次线524分。而536分的这名考生如果没有退档,这就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种情况录取分数线高于调档线则不是退档的结果。

 

    对于第5问答所举得例子的结果:“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这种情况对最后几名考生来说确实风险很大,请家长们不要恐慌。晨雾告诉大家,这种退档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这几年大多数高校,包括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都在合理调配提档比例,并承诺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提档不退档。家长可以事先向所报高校咨询其调档政策。

 

  6问:什么是高考总分?

  答:高考总分是指考生高考各科成绩的总和。有些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将其称之为高考成绩或实考分。有的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将其认定为高考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也就是说,高考总分还包含了附加分。因此,请考生仔细加以区别。

 

  7问:什么是志愿级差

  答:目前流行的观点是,“志愿级差是指院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

晨雾老师补充:】

    第7问答:“志愿级差是指院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

 

    对于这个问答,千万不能理解为如果这所高校的一志愿调档线是600分,那么二志愿的调档线就是620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例子里面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20分,是指对二志愿考生要求的最低分数差值。也就是说,如果二志愿考生分数全都不足620分,高校即便在这个省完不成招生计划,也不会录取这些学生。高校以此认定这个省今年生源不好,宁愿把这些生源计划调拨到其他生源好的省份去“扩招”。关于二志愿的分数级差,除了这样明确规定具体的分数差值以外,现在很多高校都规定在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但是分数不低于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

 

  8问:什么是专业级差

  答:许多院校在确定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规定了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简称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院校规定专业级差为5分,院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5分,将第三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10分……,然后,再将考生依成绩排队确定专业。

晨雾老师补充:】

 

     第8问答:“例如:某一院校规定专业级差为5分,院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5分,将第三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10分……”。这个例子在说明专业级差问题上没有问题。但是这个例子所假设的专业级差值有点太“吓人”了。晨雾不知道在真实的招生实践中是否有这样的全部按照5分级差递减实考分的规则。常见的很多高校招生章程上规定的“专业志愿差原则上在5分以内”,而且在具体操作时,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之间的级差最高,后面逐渐递减到1分。例如北京交通大学的招生章程规定得比较具体:“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分布设定级差分数,第一、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或2分,第二、三专业志愿级差为2分或1分,第三、四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或0分,以后专业志愿级差分为0分。录取时以最大程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时的级差分为最终设定值”。日前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史贞军在做客新浪教育时说“我们分配专业的时候是采用有专业级差的方式,专业级差比去年略有缩小,我们最高的级差一二专业3分、二三专业2分、三四专业1分,后面都是0分,就是最高值是6分,最低也可能是一二专业2分、二三专业1分、后面没有,这么一个区间。具体的专业级差采用哪个数值呢?是根据投档以后学生分数的分布我们进行这几个数值的测算,测算哪个数值能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他所报的专业,就是更少的学生去调剂,以这样的一个数字为最终的结果,所以我想广大考生可以放心,因为不同省区学生的分数密集程度不一样,采用不同分数级差,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会采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方式。”

 

    这就告诉我们,高校招生章程上规定的专业级差常常比较笼统,具体执行的专业级差需要根据不同省份生源情况在录取的时候进行测算调整,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

 

  9问:高校招收“实验班”是怎么回事?

  答:最近几年,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育部门人才培养的重点转移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上。为了打破人才培养条块分割、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很多高校以举办“实验班”的形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般情况下,“实验班”作为一个独立的招生专业形式对社会公布。考生可以选择填报。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择优录取。

 

  10问:何谓“上线落选”?

  答:“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达到了相应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没有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招投总分达到了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已经投到这所高校,学校审阅档案后因各种原因认为不宜录取,予以退档。每一批次录取完毕后,总有一些招投总分超出批次线的考生不能被录取。

 

  11问:“上线落选”的原因是什么?

  答:“上线落选”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两种:(1)政策性落选。为了让招生院校有一定的挑选择优的余地,划线时要保持上线考生数略多于计划招生数,投档时按一定比例使调档数大于计划数,部分上线考生可能因招生计划限制而未能录取。这是正常落选;(2)填报志愿失误落选。

 

  12问:高考填报志愿常见的不理智现象有哪些?

  答:报考体检受限专业;不恰当地放弃外地院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家长、老师一手包办;一门心思奔名校;不了解院校属性与专业的特殊要求;不恰当地不服从调剂;不知道在何地、何处(是否校本部)上学;既不知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也不知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志愿没有梯度。

 

  13问:志愿填报是否服从调剂一栏,是写服从好还是写不服从好?

  答:在对待是否服从本校专业调剂时,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写“服从”,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有可能被录取到你不十分满意的专业;如果填写“不服从”就意味着学校只考虑你所填报的专业,在所报专业不能满足录取需要时,将会对称作退档处理。

 

信息来源:2012-05-10 中国广播网

http://edu.cnr.cn/jiazhang/201205/t20120510_50958728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