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从一篇转自清华,北大,南开,北邮,北航,浙大论坛的帖子说志愿

(2012-10-12 18:06:36)
标签:

高考

志愿

填报

论坛

教育

分类: 志愿参考

原帖地址:从一篇转自清华,北大,南开,北邮,北航,浙大论坛的帖子说志愿 

【写在转载前:确实是篇好帖子,推荐的学校和理由都不错。】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学校水平和城市地域的关系  
    总体来说地域很重要,这从高考的分数上来说就能看出来,但是不意味着到哪儿就能在哪儿工作。如果到非京沪粤的名牌学校,也能有很大收获,特别是有的学校是省里的宝贝,号称“当地一霸”(非贬义),条件也都很好。  
    但你到这种地区要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异地找工作。如果在学校有很多你想去的城市的公司来招聘,那很方便,如果没有,异地工作就是个问题。  
    其次,学校和专业的问题  
    的确,哪些专业冷门/热门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但我个人认为电气类,包括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等专业需求高、收入高是客观事实。  
    所以如果想学理工科,我觉得这些专业应该是值得考虑的。  
    目前很多同学比较清华和北邮,我觉得清华在国内是最好的学校,可能有些问题和它比较不一定很确切。但是即使在清华,也涉及到专业的重要性。  
    以前总觉得清华很多人出国好强大,现在才觉察原来很多专业必须出国才能有发展。  
    清华冷门专业的即使推研,在国内发展,毕业后也很有可能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所以总体来讲我觉得在学校差不太多的情况下,专业的确更重要。  
    另外,如果想本科毕业就工作,强烈建议报计算机或者类似的专业,很占优势。如果在冷门专业想发展好,那学历越高越好,本硕博。。。然后凭借学历到机关、国有垄断行业呼风唤雨  
    第三,综合学校和专业学校的问题  
    我想这涉及到个人的偏向。综合学校的氛围更好,专业学校的学术水平更精,所以如果对氛围要求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考虑前者,如果不在乎这个,只要找工作好找就行,建议后者。  
    另外,我很赞成女生考北邮这种理工学校的说法,这样对未来的事业、生活都有很好的机会。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  
    第四,出国和不出国的问题  
    目前海归很多,还有海带,鉴于中国,特别是京沪粤的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盲目出国没有任何意义,特别是留学垃圾。  
    个人感觉,要严格区分出国的目的:如果一心移民,那一定要出国,可以报一个冷门专业。如果想回来,最好首先在国内考个比较好的学校,然后到国外也要名牌大学,并且毕业后最好能工作一段时间,有技术和经验,最关键的,你回来能比国内的人强,这样才行。否则,奉劝不要出去,成本肯定收不回来。  
    最后,谈点感悟。  
    有的同学高考是地区的状元,考到清华,很佩服。  
    但四年后不一定是这样。有人考到清华冷门专业,还有人考到其他学校,然后保送到清华热门专业,并且在本科的学校获得大量的活动机会、荣誉、奖学金和自信心。  
    这种例子很多。另外,每个人都学过“田忌赛马”,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出上马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而现在目前各类大学名目繁多,211,985,C9(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珠峰计划等等。  
    各类中外排行榜更是鱼龙混杂,什么武书连,网大,泰晤士,校友会,上交榜,人大榜,武大榜等。  
    但根据本人多年的招生和招聘经验来看。  
    最好的报考参考有如下三条:  
    1.大学属地的考生报考情况。本地学生对大学最了解。  
    举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某些省分数奇高,但在北京一直不是很高。  
    浙大在省外分数线排名一直高于省内(省外前五,省内十名开外)。人大,在京内分数线排名一直高于京外(京内前四,京外十名上下)。如果说是因为浙大在省内招生人数多,导致分数线排名下降,似乎也说不过去,复旦大学在上海招生人数上千,分数线排名也同样排前三。科大在安徽同理。  
    2.大学历史,底蕴和建国以来的国家定位。  
    3.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校友在各行各业(政界,商界,科技界,工业界等)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  
推荐报考大学12强如下: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  
科大,人大;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北京师大,南开大学;  
西安交大,哈工大。
  

理由如下:  
1.清华、北大,无需多言。  
2.复旦、上交,沪上名校,地理位置极佳,国家定位也一直以来仅次于清北,唯一不足,就业区域较为单一(局限于上海),校友在全国影响力较弱,不如清北。  
3.科大、人大,分别在科技界和政界独树一帜。  
4.浙大、南大,分别在经济强省浙江和江苏独霸一方。  
5.北师、南开,文理强校,声誉卓著,美女众多。  
6.西交、哈工,工科强校,底蕴深厚,国家重视,独霸一方(西北,东北)。  
    报考这两校最大的好处,性价比高。
  

其他推荐高校12强还有:  
北航、同济,  
天大、东南,  
中山、厦大,  
武大、华科,  
上财、经贸,  
北理、北邮。

  
而对于中等成绩,高出重点线20-30分的同学:  
如果看中各类排行榜,可选择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次奇高,一般都在前二十。  
如果看中就业发展,可选择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次一般,一般都在30~50名。但是学校声誉好,行业内就业不错。  

至于说同学们问的,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我想说的是:  
    大学之大,体现在不同学校在人生成长的关键4年之中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是长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的。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影响超过专业的影响。当然这仅仅是从思想上来说。  
    从教育和成长的角度,大学只是相对集中的一个阶段,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长期努力。在学校专业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南方人来北方上学,北方上来南方读书,是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自己的生活阅历。而且本可选学校,硕可选专业。现在名牌大学的上研率基本都在50%以上了。  

不少人的人生规划应当是这样的:  
18岁之前一个地方成长生活,  
18-25岁在另一个城市学习,生活,恋爱  
25岁-60岁,在一个或多个城市工作,生活。  
60岁以后,荣归故里吧。

  
    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我当初报考志愿时,因为六所教育部的师范院校是提前批,害了好多娃,如果去个北师大也罢了,很多不明底细的孩子稀里糊涂去了陕西师大,西南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的,我当年也差点在提前批里填了,幸好我姐是中学老师,填志愿前专门电话给我说提前批空着。  
    我不赞同报考哈工大,因为地理位置很多时候确实影响很多,好的企业不愿意去,学生又很难像北京上海的高校那样有很多企业实习的机会(深研院除外)。这一点上,和北京、上海的高校差距明显。哈工大就业水平恐怕无法和北邮等学校相比。  
    而且也不要单看分数。  
    考生的选择都很盲目的,参看几年前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分数基本上是最高的,但是毕业以后根本找不到工作。最惨的是应用生物技术吧。也就是农学。  
    那简直就是白送钱。  
    当然,排行榜也不是很可靠。  
    如果你学过Bayes公式的话,你就知道。加了"想当导演"这一条件之后,与通常讨论相比,结果可能不一致,而是偏向电影类院校。  
    所以不应当用加了限制条件的结果来作为通用情况的结果。  
    现在就是在讨论条件(除了“想当导演”以外剩余的条件)是否合理的问题。武书连等人确定的标准就是明显对于大学校(强不强另说)有利、对于非综合性的专业性学校极为不利的标准。按照武书连的排名,中青政这种学校连前一百都进不去,但你会认为中青政学生的素质会比排名中第100、甚至第50的学生差?  
    所以报什么学校,还是要好好地研究。  
    反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是生是死与他人无关。  
    选择了就别后悔。  
    我能帮助你的就这么多了。  

最后贴一下哈工大在南方各省的录取分数线(理工)和北邮今年毕业生的一些去向。  
以此试图说明,哈工大报考性价比之高以及现在选择面的不同导致的就业结果的不同。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附上一句:  
欢迎大家报考北邮。  
北邮是个好学校。  
ps:  
贴于空间的原文里有数据,这里就不贴出来的。

要是没耐心读完就匆忙发帖。
那就别提梦想什么的。
那都是gdp。
希望这篇帖子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如果这个连清华北大的才子都感叹并争论的帖子你们都不屑一顾的话,
那我只能说我太过幼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