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选择考试与选拔

标签:
基础科学力学计算机钱班姚班 |
分类: 志愿参考 |
清华大学面向2012级大一新生部分专业招生通知
8月15日(新生报到第一天):咨询、报名;
8月16日10:30-12:30:
8月17日9:00-17:00
8月18日14:00-16:00
1、基础科学班介绍材料
“基础科学班”热诚欢迎您
基科班注意平衡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和共性关系,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广阔的成才空间,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1)强调同时打好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培养学生既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有现代物理学的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又具有现代物理学的理论素养和实验技能;实施因材施教,提供多层次、多风格的基础课程,供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选择。
(2)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上课。
(3)让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实践训练。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进入科学实践专题研究(Seminar)。他们可选择参加不同学科方向的科研实践,这些学科分为:物理学、数学和对数理要求较高的其它学科领域(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经济金融等等)。
(4)将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学生成绩合格并参加科研实践后,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对学科的认识,通过多次选择机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主修学科方向,在所选学科方向上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毕业论文
基科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意愿选择在本校或到校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所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几年的实践表明,虽然有些学生毕业论文方向不是其主修方向,但由于数理基础扎实,大多数入门较快,毕业论文的优秀比例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出国及免试推研
通过seminar的训练,许多基科班学生对相关学科有了较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出国或在国内不同的学科方向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选择国内读研,除可以选择物理系继续深造外,还可到清华其他院系攻读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的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可以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或国内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中保送国内研究生的人数比例在45%左右。
基科班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的成功,使其在国内外的影响逐年增大。近年来,出国深造的平均比例近50%(例如,2012年的95位毕业生中55人出国深造),而且基科班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受到国外一流大学的青睐,其中不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顶尖大学。
凡自愿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学习、深造,有志于献身于基础科学事业、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同学们,热诚欢迎你们加盟!
2、化学-生物基科班介绍:
清华学堂班“钱学森力学班”
概
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定位于工科基础科学班,以工程力学系为主,联合航天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的7个系,借助于全球范围顶尖学者的力量共同建设。本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勇于探索、个性化发展,养成批判性思维。给学生提供想象和充分发挥的空间,厚植数理基础,拓展国际视野,目标是培养能引领力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发展,具有优秀人文素养和突出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
历史与现状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创立于1958年。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院士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为清华力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清华力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使清华力学成为全国力学学科的一面旗帜,并在全国历次高校力学学科评比中一直名列第一。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具有一流的师资,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博士生导师3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已有12位毕业生成为院士。自1999年教育部设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来,本学科有13篇论文获奖,占全国力学获奖篇数的一半。
工程力学系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位居清华大学前列,在全校综合教学评估中多次排名第一,“固体力学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骨干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
清华力学学科不仅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固体力学团队近十年来在多项重要指标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十,成为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人才培养核心基地。已有一大批毕业生去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欧美名校继续深造,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担任教授,或在微软、通用、壳牌等国际著名工业集团担当主管。所有这些为办好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优越的条件。
广阔的空间和全新的舞台
力学一直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空天、能源、交通、环境、海洋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在“两弹一星”、“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工程中有一大批以力学为深厚背景的杰出科学家,如钱学森院士、钱伟长院士、王永志院士、杨卫院士等。力学除在传统工程科学领域继续发挥着重大作用外,还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技、经济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面向重大科技工程和交叉学科的挑战,“钱学森力学班”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全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培养模式
1.
2.
3.
4.
5.
6.
“钱班”亮点:
1.
2.
3.
4.
(根据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