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之六:学长给准高三生的备考指导
(2012-07-14 11:37:56)
标签:
总结高三计划反思备考 |
分类: 家长学堂 |
【下面这段文字也是家长学校的材料上的,原文是接在之五后面的,在整理的时候,感觉这是一篇独立的北京四中优秀学生写给学弟、学妹的经验分享,文章中的心得体会,是准高三生应该好好借鉴的,故另起标题发一贴。】
学长给准高三生的备考指导
有人将高三比作炼狱,未免有些耸人听闻。在我看来,高三的确是很艰苦的,但它并不是对学生痛苦的折磨,而是一种历练。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你会发现高三是努力拼搏的一年、收获的一年、难忘的一年。
一、建立明确、实际的目标
所谓长期目标就是你理想的大学,这个大学的录取线要是你努力蹦能够够到的,过犹不及,记住,满足于现实的和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能够算是目标。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你的奋斗就有了方向,你的努力也就有了价值。
所谓短期目标分为很多种,比如考试的排名,某—知识点的突破等等。建议学生每一阶段制定一个这样的目标,这样你就不会被作业和考试所奴役,而是化被动为主动,自发地提高。
二、学会智慧的勤奋
在我看来,高三的成功需要40%的智慧与60%的勤奋。也就是说耍小聪明和一味的勤奋都不会取得最好的成绩。何为智慧的勤奋?这就要引入两个概念:效率和效果。过去我们总是在提效率的重要性,但是高三我们应该更重视效果。效率就是劳动量与时间的比,效果是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自身得到了多大提高。有些同学会疑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每天做这么多题还是没有提高?这就说明你只重视效率而忽略了效果。勤奋固然重要,但没有智慧的勤奋很多时候是在做无用功。
怎样才能做到智慧的勤奋?那就要关注以下几点:
计划服务于目标,在有了明确实际的目标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计划。
做计划前首先要做这样一件事:拿出一张纸,将每一科你值得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深刻的剖析自己,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位。这样以后,你制定计划就有了偏重。
第二,要明确制定计划,要切合实际,即计划所定的工作量必须是你至少能够完成80%的,不然到时你会很痛苦的。
第三,计划中要留出查缺补漏时间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不要为无法完全完成计划而沮丧,没有多少人能够完全完成计划。在80%的完成度以上,只要你把计划中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了就可以了。
下面说说具体定计划的方法。
高三我们会花80%的时间听课和做题,20%的时间反思和总结,但从教果而言,那20%的时间大概会换回80%的效果。做题时间很难缩减,因为它就是“原始积累”,是一切的基础,而反思和总结是点睛之笔,是做一套题最重要的工作。听课也是如此,“听的是铁,悟的是金”。每个学生听的课都一样,差异体现在感悟,这点一定要重视。
总结也有很多方式,第一学期主要是重学高一高二的知识,所以可以沿用高一高二的大段总结。但第二学期时间很紧迫,故推荐“一句话”式的总结。四中的数学特级谷丹老师提过一种作弊小条式的总结方式,也就是我说的“一句话”总结。她的思想是,如果高考让你带作弊小条,你会往上面写什么?这些也就是你要总结的东西,即你最薄弱的地方。通常是基本方法与易错点的总结。值得提出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理科。文科依然要用大段的总结。因为文科相比理科更重视积累,勤奋的比重要高出60%许多,当然也并非无方法可循,我是理科生。就不在这儿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