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学校之一: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指导

(2012-06-28 09:29:13)
标签:

心理问题

高三

动力不足

家长学校

教育

分类: 家长学堂

【写在前面:昨天下午,孩子他妈参加了学校的家长会,带回来学校印发的新一期《家长学校》,共分5个方面内容,陆续分享到这里。文章出处不太清楚,或许有网上摘取的内容。】

 

高三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指导

    高三学生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因而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地影响高三及今后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高三学生常见心理简析

l、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

    作为毕业班学生,把成绩放在首位,本是无可厚非。但部分学生到了高三,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视成绩为唯一的追求而排除其它一切。每次考试“分分计较”,还不时提及某某同学在考试中作弊,其成绩排名不应在我之前等等。其次,对集体漠不关心,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常常以冷言冷语讽刺或挖苦其他积极向上的同学,造成同学关系极僵。

    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具体表现在情绪会由于成绩的上下波动而有极大的变化,经受不住挫折。偶然一次考试成绩与期望值距离较大,或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不如了却此生,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

2、自我为中心的孤独心理

    班级中部分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也有少量学习中上水平的学生,在他们从初中考上高中后,原来所承载的优势在两年后不再;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自己不错,只不过缺少努力罢了”的思想,因为所处的“角色”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受教师关注偏少,长期形成一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提高缓慢、容易满足于现状的心理·但同时他们个人的基本素质又决定他们不会与学习“特困户”、思想品德“落伍者”在一起,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中间一族”,再就是他们得到较少特殊关注,体会不到集体的温暖,老师往往他们定格在高考线上的“临界生”。

3、自暴自弃的自卑放任心理

    存在这种心理的学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是靠父母的社会关系或其他非正常渠道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但是他们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之一。由于学习能力层次比别人低,学习目的靠父母的关系支撑。学习态度就自然决定了他们成为老师讲、同学议、家长说的对象,常常感到无地自客,自卑感油然而生。到了高三,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他们对学习更无信心。如长期得不到关心、帮助,彻底抛弃了最后一点自信心后,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4、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焦虑心理

    考试焦虑在高三学生中尤为突出。大部分学生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学生一到考前就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出现。甚至发烧、肠胃炎发作,有的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女同学还出现经期紊乱。学生考试焦虑症结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认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这里也存在一种较明显的群体效应——宿舍群体、原班级群体、兴趣缘群体等等。一但群体产生积极上进的动机,对他们个性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将影响群体本身的同时,整个班集体也会遭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