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清华本科招生咨询论坛
问:请问专业选择与就业出国的关系?
答:专业不存在好不好的问题,重要的是适合不适合自己。这个适合有几种意思,首先是志向和兴趣,其次是能力,再次是机会。
兴趣是你自己喜欢不喜欢,比如我喜欢计算机,那我就读计算机专业好了,或者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或者跟这个相关性很高的如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或者自动化专业。如果高中的阶段对大学的专业缺乏概念,那可以尝试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偏好。比如有些同学高中的时候就很爱看CCTV2“经济半小时”的节目,或者爱看《经济观察报》,对商业竞争、经济动态很关注,那就可以考虑读经济管理的专业。当然,兴趣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欣赏的兴趣,一个是行为的兴趣。比如我也爱看考古的电视节目,看别人怎么发掘出文物,并且去解释;但如果让我去考古,我也许并不喜欢,所以我就不选择读考古专业了。再比如一个人如果喜欢跟人交往,并且有组织能力,那可以学管理类的专业,并以此为安身立命之技。
其次是能力。能力是能不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或者有没有相对优势。比如抽象逻辑推理很强的人,读数学/物理等就比较有优势,比如说我们都在下棋,有些人是凭经验或记忆下棋,有些人是凭推理下棋,脑海中能不停地计算不同的走法的可能性,能算到很多步以后,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比如有些人动手能力比较强,那读技术性/实验类的专业是具有优势的;又比如学建筑的话,最好要有比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学管理、学法律、学新闻传播,都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再次是机会。机会是世界上的稀缺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机会,这时候就要考虑相近性问题。比如想学管理类的,清华这方面的专业有经济与金融(经济与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处)、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分流方向),如果读研究生,还有公共管理,也可读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将来以技术+管理的特点进入管理方面。
最后再说志向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志向最不重要,而是志向与上面三个因素都有关系。如果有明确的志向,那就可以考虑根据志向来做决定。比如想将来做个创业者,那工科或管理的专业是比较适合的;比如想做维持社会公正的使者,那可以考虑读社会学,学法律等等。
回头再说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并不是跟职业一一相关的,事实上很多人的职业与他所读的专业并不是那么相关,但是,在选择的时候,专业能为职业提供的机会和基础是不同的,也就是读了某一方面的专业,进入相关方面的职业是要容易很多。比如要进一家银行工作,笔试的时候就要考很多经济金融的知识,面试更是如此。比如要到IBM公司工作,那编程总应该比较精通吧。大学里面也提供了很多转换的机会,包括转系转专业、读二学位、读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时候的再选择等等。但既然现在有机会,那就尝试着去选择;事实上人生就是在不停地往前走,不停地选择。同时也要提醒的是,大学是一个文化汇集的地方,应该广泛地去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充实自己,“用全人类的知识和文化武装自己”。
如果要申请出国,一般大二下学期开始准备,包括英语等。清华各个专业申请出国的难度都差不多,能否申请到国外一流大学留学,主要取决于在大学的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跟专业关系并不是很大。所以选专业更多的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志向,不要为了容易出国而选专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