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透人性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

(2013-01-29 17:16:21)
标签:

星座

分类: 《易经》智慧

http://s14/bmiddle/a5daf73ftd271998ca64d&690

【心相篇】陈抟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相见;

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犹可知。

垂首低言必是奸贪之辈;

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

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转眼无情,儿孙累重;

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

敬老慈幼,必能裕后光前。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

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

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

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

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处大事不辞辛劳,堪为桥梁之才;

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乖戾难堪,因讼害身还丧子;

待人有量,无论福禄更延年。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

利己损人,膝下儿女悖逆。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

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

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

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处事迟而不急,伟奇晚成;

能见机而扩充,高才早发。

多才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

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

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

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

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

太柔者做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乐处生愁,一生辛苦;

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

乐谪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

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

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厚德;

任情激搏必豺心。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

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积厚而屈事能伸。

少年飞扬泛动,颜子之限难过;

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

笑骂不审是非,知己断绝。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

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名扬海内。

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

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发;

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举止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

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

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

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如何飧刀饮剑?

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如何投河自缢?

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如何短折亡身?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如何凶灾恶死?

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如何暴疾而殁?

色欲空虚。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如何老后无嗣?

性情孤洁。

 

如何盛年丧子?

心地欺瞒。

如何多遭火盗?

刻剥民财。

 

如何时犯官府?

调停失当。

何知端揆首辅?

常怀济物之心。

 

何知拜将封侯?

独挟盖世之气。

何知玉堂金马?

动容清丽。

 

何知建牙拥节?

气概凌霄。

何知丞簿下吏?

量平胆薄。

 

何知明经教职?

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

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实?

盖谓自贤兼短行。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

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

少修饰,准掌万金之重。
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

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

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

资财盈箧,决然勤俭持家。

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

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为甚欺夫?

显然淫行。

 

缘何无子?

暗里伤人。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

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

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陳希夷簡介】

名摶,五代,宋初的道家隱士。號圖南、扶搖子。安徽亳縣人。少年舉進士不第,後有出塵之志,其歸隱詩曰: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綬縱榮怎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看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遂隱居武當山,服氣辟谷,廿餘年,後居華山。精研《周易》,著有《無極圖》、《先天圖》。其學為周敦頤、邵康節所繼承發展,對宋代理學頗具影響。宋太宗極為禮重,賜號 希夷先生。《心相篇》是他的不朽之作,本書以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發,觀行而禍福可知為綱,闡明心相的理論與實踐,列舉吉凶禍福之徵兆,壽夭貴賤之標誌;均處世待人之格言,實千古不易之定論;末後勸人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讀者既可用以對照修心,防非止惡;又可用於擇交觀人,親賢遠佞。是修心,積德、造命之有益讀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