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王崧舟著作《美在此处》摘录笔记二

(2020-03-25 21:10:32)
标签:

著作

王崧舟

分类: 学习情况


1、语文教师如何细读文本内容:直面文本、字斟句酌、感同身受、比较品评、擦亮语言、想象还原、寻找缝隙、开掘意蕴。


2、直面文本,就是首先读文本,直接读文本,专注读文本。


3、《一个村庄的故事》第一自然段教学步骤:第一,带着理解读课文。(你从哪里发现了这个小村庄的美丽?)第二,带着想象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第三,带着积累读课文。(填空本段四字词语。)第四,带着感情读课文。(你们喜欢这个村庄吗?想去吗?带着向往读本段。)第五,带着质疑读课文。(这个村庄你们还去得了吗?去文中找蛛丝马迹。)


4、理解,只是从字面到字面,属于一种文字信息的筛选和捕捉。想象是把文字还原成画面,还原成情境,还原成活的、丰富的细节。理解和想象之后,还得回到文字本身。


5、沉入词语,就是沉入每一个文本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只有沉入词语,才可能沉入文本,你的文本细读,也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高度、厚度和广度。


6、感同身受,就是在汉语里“出生入死”。


7、要真正学好诗词,必须立足于意象,转化意象,努力让自己化身为其中的意象。


以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


1)看见画面:白鹭在哪飞?什么时候飞?有多少只白鹭飞?怎么飞?飞过哪些地方?白鹭一边飞一边看见了什么?


2)切记体察。切己,就是跟自己的生命联结起来,读者一旦把诗歌的意象和自己的经验打通,和自己的心灵相融,那么获得的审美感兴就会更加深切。


3)人与物化。


8、文本细读要在多方比较中看出它的好,它的妙,它的美。


9、黑格尔说,意蕴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


10、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在于,你细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


体会:文本细读,绝对是不能操之过急,它需要物与我化,联系生活经验感同身受,它还需要知识渊博,经历丰富,精神境界具有一定的高度,通过文本细读最终发现的自己,才是全新的自己,有一定高度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