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王崧舟老师《美在此处》摘录笔记一

(2020-03-24 21:52:24)
标签:

著作

王崧舟

分类: 学习情况


1、擦亮语言,就是从语言文字出发,走到思想感情,再从思想感情出发,又回到语言文字中来。

2、细读文本,不仅要关注内容,关注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语言本身。

3、我们在进入文本时,一定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

4、用谢冕先生的话来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处不在的语言符号来进行,再从符合返回丰富的世界中,这是一种再创造。而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

5、我们再细读文本时要具备足够的敏感和丰富的想象,否则,那种潜在的、震撼人心的诗意,就只能永远委屈地保持着它那孤独的缄默。

6、缝隙就是矛盾,就是冲突。寻找缝隙,就是追寻那个能把握到文本之魂的通道。

7、寻找缝隙就是在无疑处生疑,在生疑处解疑。

8、让文本细读指向文本诗意,在文本细读中开掘文本诗意,使文本细读成为文本诗意的发现过程,这是诗意语文走向实践的重要策略。

感悟:文本细读绝不仅仅是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不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么简单,它需要老师在面对文本时,深深吸一口气,再深深吐出浊气,在极为清醒的状态,怀着神圣的表情研读文本,将一个个文字帅查、检测、拂拭灰尘,发现它金子般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多质疑,多角度询问文本,直抵文本的灵魂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