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名家著作 |
分类: 学习情况 |
(四)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一、正式观察前的准备工作表
1.对该班学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学生)。2. 该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3.为什么教学 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
4. 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学区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5.这些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相联系的?
6. 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学生怎样做?
7.在这一堂课,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克服这
些困难?
8.你上课需要哪些教学器具?请列举。
9.你打算怎样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10.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
感想:教学真的不是一件很轻而易举的活动,对于学前准备我从来没有这样细致入微,对于课程标准我还是不够熟悉,我只知道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教学,第七点我没有考虑过,总是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以至于常常黔驴技穷,身心俱疲,而又找不到出路,总想捷径,殊不知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捷径。第九点,我也没有准备过,总想着随机应变,最后自己都发现自己评价语言贫乏,重复,缺乏引导思维的训练,更不用说第十点,作业常常没有针对性,即使有,也很少对作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改善或补救的教学措施,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情,关注学习结果,学习收获。
二、课后反思表
1. 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
2. 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
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
么?
4. 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 我会在教学时进
行哪些调整?为什么?
S.提供学生的作业样本,这样才能反映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
你对学生提供的反馈。
关于课后反思表,对于第四点“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进行哪些调整?为什么?”一个优秀的老师会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对于同样的课,反思的内容仍然是关注原有的学生,学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碰到同样的问题会怎样处理。
三、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有效的“学的活动”应注意:
1、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转换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注重语文学习中的多元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利用现场的课程资源。控制教学节奏,主要是指控制,调节“学的活动”的节奏。
3、在反思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可以学习香港教师的做法,使用“工作纸”,把原来放在课外做的作业纳入到课堂教学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