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卷(C卷)
(2016-11-05 16:48:16)
标签:
编导李玉郎高考改革广播电视编导河南省统考真题 |
分类: 真题模拟 |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试卷(C卷)
一.影片分析(本大题共计5小题,共80分)
观看纪录片《大工程》第二集《太行灵渠——红旗渠》,回答下列问题。
1.本片基调凝重,编导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表现了影片的基调?(15分)
2.红旗渠图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及效果?(15分)
3.特写镜头:人物雕塑、水井、水滴,三个镜头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15分)
4.人物最后说的话如何理解?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内心世界?(25分)
5.请为本片拟一段编后语(200字以内)。(10分)
二、文学常识(本大题共计2小题,共3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答案,如果答案中有错字、别字则本空不给分,请考生正确书写答案,字体要工整、清晰。
1.《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是
3.汉末建安时期受时代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是
4.李白在《赠汪伦》中形容朋友之间友情深厚的名句是:
5.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分别是
7.小说《林家铺子》的作者是
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是
9.巴金的著名作品《家》、《春》、《秋》合称
10.《荷马史诗》包括
1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
12.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
13.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自(
A.《论语·子路》
2.《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的著名女作家(
A.夏目漱石
3.反映土地革命运动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A.赵树理
4.列宁称赞高尔基的作品(
A.《童年》
5.小说《创业史》的作者是(
A.罗广斌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
A.李白
7.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作品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
8.小说《红与黑》的作者是(
A.司汤达
9.《女史箴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画家(
A.阎立本
10.“野兽主义”的代表画家是(
A.莫奈
三、材料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40分)
第一句:王远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熟悉的号码从手机中删除了。
第二句:张博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第三句:这一天,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要求:1.任意组合所给材料,展开合理想象,编写故事。
参考答案
一、影片分析(略)
二、文学常识
(一)填空题
1.学而不思则罔
2.《文心雕龙》 3.建安风骨
(二)选择题
1.A
三、材料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