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课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宛宛
总课时数:____________
课题 |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 |
||||||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能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异同。 2、通过观察、小组交流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刚刚学习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生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打基础做准备。教材的例3仍然是要解决笔算乘法的进位问题,基本算法和算理与例2是一样的,但出现了进位叠加的情况,因此计算较为复杂。教学时教师还是要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这两个问题,例3情境图呈现的是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休息时领取饮料的情景。图中显示每箱饮料24瓶,地上放着9箱,由此引出问题:9箱饮料一共多少瓶?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如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因为24比20大,比30小,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到270之间。然后教学笔算,分析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的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但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使学生厌烦,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位适当的创设一些具体的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
||||||||||
评价任务 1、结合具体的竖式会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异同。 2、小组讨论把9箱看成10箱,24瓶看成20瓶或30瓶等整数,用估算的知识粗略判断出计算结果。 3、会用竖式正确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
为了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生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打基础做准备。 |
||||||||||
教 |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评价标准 |
学生活动 |
目标达成情况 |
反思与评价 |
||||||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活动一(1分钟)
1、
4×4+2
2、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3、
2 9
|
1.复习旧知,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算法。
2.直接导入,说一说计算方法,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异同,引出新课。 完成目标一 |
1、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部分学生板演),讨论汇报怎么计算?
2、小组内讨论,最后班内汇报,说出计算过程,正确列出书写格式。 3、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下面写积。 |
|
|
||||||
环节二: |
活动二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1、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每箱24瓶,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怎样列式?为什么?
3、先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少。 ……
|
1、
2、 3、学生从多方位进行估算。(完成目标二)
|
1、
2、
3、
|
|
|
||||||
环节三:
|
活动三 师:用竖式计算。 2 4
×
2 1 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个位上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2应写在积的百位,1应写在积的十位) 教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个因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下面的练习。
6 8
学生独立完成。 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第1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第2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
1.通过独立尝试、汇报交流,归纳总结出找出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多位数乘一位连续进位运算顺序。
2.让学生在大量计算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能熟练准确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尝试计算、汇报交流。
3.归纳总结出数的多位数乘一位不连续进位的算理和笔算方法。 (完成目标三) |
1、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2、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讲解。 3、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
|
|
||||||
环节四:总结法则
|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通过讨论交流,逐步归纳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
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并熟记计算法则。 |
|
|
||||||
环节五:巩固提升 |
两本故事书一共有260页,亮亮每天看28页,9天能看完吗?
|
通过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 |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
|
|
||||||
环节六:全课总结 |
梳理本节课在知识方面及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
在梳理全课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
学生谈收获。 |
|
|
||||||
作业/拓展 |
课本练习十三7、8题 |
|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