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一白:什么是好蜂蜜?
(2025-10-31 11:12:35)
标签:
秦岭一白美食健康文化杂谈 |
分类: 蜂蜜鉴别法 |
蜂蜜,是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
说她简单,一句话就说完了。
说他复杂,一句话远远不够。
2024年,我国的蜂蜜总产量44.48万吨,同比下降了4.03%。
不谈体量,不谈分类,假蜜就更不提了。
只说一句,这些蜂蜜的品质有三六九等之分吗?
答案是,肯定有啊。
就以木桶土蜂蜜为例吧。
都说是一年一取,其中的门道依然很深,先不谈六七月份上市的巢蜜,不光是因为割的太早,而是巢蜜没法界定品质,巢和蜜混合在一起,会造成相互遮掩。
观感直接的瓶装蜜,是鉴别品质的最好形态,色泽、浓度、气味、口感、结晶,以及结晶松软之后的状态,可以说是全方位暴漏了。
这些是能看见的,还有看不见的。
一、蜜源地是否纯净无污染?
二、蜜源种类多还是少?
三、人为干扰到何种程度?
比如,同样是最后一个花期割蜜,有些山头到八月之后就没什么蜜源了,不割都不行,有些山头到十月份还能进蜜。
比如,海拔越高,气候干燥的地方,封盖蜜的含水量自然少,这不是绝对标准,却有参考价值,南方很浓稠的蜜,和北方很稀的蜂蜜,就在正常范围之外了。
当然,稀稠与温度也有关系。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一点,如同药材有道地之分,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高品质的蜂蜜和蜜源地息息相关,这些还只是天时地利。
人和上的问题也不少,先不说常规性的,秦岭一白所在地方,还有些人用老办法取蜜,一盆巢倒进锅里,下面加点小火,稍微融化些了再过滤。
当然,这属于不合理的操作。
凡此种种,高品质蜂蜜是筛选出来的,是引导出来的。
如果在乎口感之外的效果,不去寻根是不行的。
筛选不到割蜜源头,没关系。
筛选几个优质卖家,并不难。
前一篇: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王镇恶
后一篇:秦岭一白说蜂蜜:苦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