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羽:一个相貌丑陋的弃婴,半生漂泊却写下隐逸洒脱的《茶经》!

(2020-12-22 16:51:50)
标签:

陆羽

唐朝

茶文化

茶叶

历史

分类: 一白写历史

733年秋,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

智积禅师推开龙盖寺的大门,望着东方天际微微泛白,随口吟诵道:餐六气而饮沆瀣,漱正阳而含朝霞...

他沿着小路向山下走去,一边吐纳一边默念早课。秋露打湿衣袖透出丝丝寒意,有种少时苦行求法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人世间的温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31/4e8a0fef05d44f0195733ad96db33e77.jpeg

老和尚走到古雁桥边,看见有个小孩在玩耍。

他环顾四周没发现大人,估计是去小树林放水了,因为桥头的告示栏里写着:在此大小便者死全家!

智积怕被误认为人贩子,没敢冲小施主打招呼,只是嘀咕道:这当爹妈的心真大,也不怕孩子掉进河里。

慈悲胜过忧虑,人人皆是高僧。

智积转身朝小孩走去,准备普及幼儿安全教育。借着蒙蒙亮的天色,他渐渐看清一张奇丑无比的小脸。

所有美好童真的词汇,都无法用来形容眼前的小孩。那些粗鄙恶俗的称谓,对未经人世的幼儿又有些残忍。

三岁小儿的脸蛋冻得发紫,五官长相显得更加怪异。智积禅师问他爸爸去哪了,哼哼唧唧也听不懂回答。

禅师伸出干枯的大手,拉着他走向桥头空地。小孩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直到冰凉小手被温暖后才略微平复。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

http://p5.itc.cn/images01/20200808/73464667e94844408dc1cd724b31bea2.jpeg

人身不过是副臭皮囊,智积禅师并未放在心上。

他在竟陵城中办完事情,沿着原路返回龙盖寺。走到古雁桥头时,一大堆人像围观车祸现场般议论纷纷。

路人甲:这孩子被父母遗弃了啊。

路人乙:估计是嫌长得太磕碜。

路人丙:长得丑就算了,还是个哑巴。

路人丁:不是哑巴,人家只是结巴。

路人戊:唉,太可怜了。

路人己:你领回家给碗饭吃呗。

路人庚:算求,我连自己娃都养不活。

智积禅师透过人群缝隙,看见早晨遇到的小孩。他紧紧抱着告示栏的木桩,被众人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有位大娘走到跟前,拍干净小孩衣服上的泥土。随手打开背上的包袱,里面除了几个馒头还有片小布条。

好心人,求收养!

没有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没有姓甚名谁和生辰八字,好像不是由爹妈精血结胎,而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外境六尘。众人占据道德高点进行强烈谴责,掩饰着因长相丑陋而不愿领养的本意。

智积禅师悲然长叹,走过去拉起孩子的小手,并对众人说道:阿弥陀佛,此儿先由老衲带回龙盖寺吧。

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808/69af159f248e4b06972ac68f8c2714d0.jpeg

寺庙是修行场所,不是孤儿疗养院。

唐玄宗沉醉于开元盛世,封禅泰山后更是气吞寰宇,拒不承认还有六亿人口未脱贫(见秦岭一白.李隆基篇)。

智积禅师等不到失主认领小孩,也没有救济机构前来接收,只能将他送到隔壁村子,让好友李公代为照养。

老李诗书满腹当过幕僚,辞职后跑到龙盖山开馆教学。

他刚给女儿办完周岁宴,成天抱在怀里喊着心肝宝贝。看着智积送来的丑陋孤儿,不禁觉得心有戚戚。

两三岁的孩子,原本正是享受父母宠爱的年纪。命运已经给他一张难看的脸蛋,却还要烙上遗弃的印记。

相貌是先天秉性,俗众却喜欢以貌取人。

心志是后天培养,全由亲情和书本熏陶。

老李不靠颜值吃饭,坚信读书可以改善命运。想起日后异于常人的艰难坎坷,他准备开展送温暖活动。

我女儿叫季兰,那你叫季疵好不好?以后她管你叫哥哥。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808/bbc832cd0c644d209b31d2a399d7ebb3.jpeg

五年过去了,没有人寻找季疵。

村里的孩子嘲笑他长得丑,连爹妈是谁都不知道。季疵结结巴巴的说话不利索,每次全靠季兰怼骂回去。

李公将两个孩子拎回家,罚写一百遍生字才让吃饭。等到晚上睡觉时,所有不快已经被欢笑声冲淡许多。

老李望着睡熟的季疵,叹息道:人丑就该多读书,话糙理不糙啊...

他将季疵带进课堂,也不管能不能听懂高年级课程。只要将儒典义理灌进心田,迟早会激发出傲然心志。

这段岁月,或许是季疵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李公夫妇,拿他当亲儿子看待。

读书认字,消融他的孤苦身世。

貌丑口吃,没有衍生极度自卑。

玩伴季兰,好想期待青梅竹马。

如果这样生活下去,季疵会拥有平淡喜乐的人生。但是老天要让他名留青史,所遭受的苦难还远远不够。

季疵九岁那年,李公决定带着妻女搬回老家。他看着一箱箱行李被装上马车,却再也找不见自己的位置。

老李将他还给智积禅师,离别前叮嘱要好好读书。当马车轱辘转动那一刻,季疵感觉像被丢弃在古雁桥头。

季兰的哭声随风消散,季疵默默念叨着:始三岁,惸露...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808/5ee07004b9aa437aad211916f82f959c.jpeg

读书在于融会贯通,佛法讲求克制心性。

智积和尚拿季疵当块宝,认为他天生没有亲缘羁绊,修炼断舍离大法能快人一步,还准备收为关门弟子。

季疵拿龙盖寺院当根草,他天生缺少世俗情爱温暖,无需用断舍离来证道,反而渴望儒典中的义理人伦。

禅房内,智积滔滔不绝的讲解六字真言,正要总结佛法浩瀚无边时,看见季疵趴在桌上盯着茶炉发呆。

智积:我在上面累死累活,你在下面一动不动!

还是不能正常发布,一边删除一边发,删到哪里算哪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