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刺死辱母案被判无期”闹的沸沸扬扬,本文只从相关各方的角度作以梳理。
人物一:苏银霞
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实体制造业遇到资金紧张的问题简直太正常了。
她面临的问题是:找不到钱企业立马死掉,找到钱或许能好转,或许也只是推迟死期。商业开张倒闭很正常,但是企业主有一颗求生之心也正常。
1.如果能从银行或者其他途径筹集到资金,作为一个正常人,是不会去借高利贷的。
2.还是借了高利贷,并且知道还账的压力。作为一个老板,这是很明了的账单。她依旧选择赌一把。

想象是美好的:用资金周转救急后,尽快还回去(每个正常人都这样想)。
现实是残酷的:时隔一年半后又来贷款,可以看出来靠工厂救不了她,她被套进去了。
抵押的干干净净,没人去考虑她此刻的精神感受,她还得想剩下的帐怎么办。
人物二:放贷者
经常看到的高息揽储、集资、跑路、以及各种放贷小广告就是他们搞的。如果说没有背景,估计也是没人信的。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爷就是有钱!爷有很多钱的钱!欢迎你来借!这是利息!什么?利息太高了?爱借不借,不借滚蛋!
他们的手段很简单:还上钱啥事没有!还不上也没关系,爷的办法多的是!
他们的逻辑也简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我们约好的!还有,我认识的人都比你厉害!

人物三:警察
他们来口头警告下就走了,意思就是:“钱可以继续钱,别他妈来烦我,我管不了,不掺乎!”
人物四:于欢
不管他和母亲平时感情如何,但他是22岁的男人。一句总结:他动手都比较晚了。
人物五:法院
哦,这小子拿刀子捅死1个,砍伤4个,看下条款该怎么判。
哦,死者家属要让判死刑,赔830万
哦,律师说是正当防卫,只是过当了点
哦,那就判个无期徒刑吧。

群众炸锅了!
正方群众分两派
1.人伦派:别说捅死一个,在儿子面前侮辱母亲,11个都捅死也不多,这才是血性男儿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判的这么重。
2.法理派:高利贷不合法,非法放贷,跟保护伞相互勾结,报警都没用。被不合法的高利贷逼迫,属于正当防卫。
反方群众分两派
1.沽名钓誉:此种人只有一个原则:大多数人反对的,我就支持。大多数人支持的,我就反对。不管啥事,我只要观点另类,吸引眼球。
2.欠债还钱:借贷的人是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贷了那就形成契约,不还钱就是不对。

总结
先说判决
情过了,人说感情用事,舆论造势,有妨司法公正。
法过了,人说法重无情,可怜之人,无奈逼上梁山。
情与法的纠缠在于:法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民众怀疑司法公正这些年。这些年,各种量刑新闻已经让民众用另一种眼神看法。所以,当一个判决不符合人心的时候,民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法的不公平。
审判对趋势的影响:南京老太的审判影响今犹在!而这一次的判决又将塑造一个怎么样的借贷关系和相关方?
再说当事人
1.苏敏霞:她借高利贷是为了正常经营,虽然做错了被逼得倾家荡产,四五十岁的朋友圈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帮她。她教育我们,对于不可控且风险巨大的选择要慎重。
2.捅死者:他的手段不知道是怎样培养成的,但肯定用习惯了。老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迟早的事。他教育我们,以后占理也要饶人三分。
3.协调者:警察没有任何协调,又是一场和稀泥的不作为。
杀人不过头点地,一个人即使犯过再大的错误。非人道的折磨,所犯的错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说大环境
要通过这么一件事上升到国家的金融政策、虚实经济发展政策、相互勾结不作为、司法公正、百姓民意等高度,很多人会说牵强而且也太敏感。
那我只能说:中国几千年有句古话叫“公道自在人心”。不说不代表服气!
最终会如何审判,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这个行业再不彻底整顿规范,以后还会出现张欢、李欢!!!
一人犯错,众生皆有错。爱自己,爱身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