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祭祀本省神祇的贡川古庙——正顺庙和临水宫

(2016-07-21 17:19:08)
标签:

原创

贡川正顺庙

贡川临水宫

谢祐

陈靖姑

分类: 杂谈

永安虽然没有名闻天下的古寺名刹,但拥有众多的中小寺庙,明万历本《永安县志》中有记载的庙坛、寺观多达近百座,即使到了现代,寺庙数量仍然可观。在这些众多的寺庙中,我唯独对贡川镇的正顺庙和临水宫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一来永安寺庙虽然众多,但真正从古代留存下来的寺庙并不多,而正顺庙和临水宫恰恰属于为数不多的古庙;二来这两座古庙奉祀的都是本省本地神祇,这也是福建地区民间信仰有别于其它地区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极具特色。

正顺庙位于贡川镇延城路,始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重建,座西朝东,面积350 平方米,所祀“日月盈光大帝”为沙县人(今三明市中村乡白水村人)谢祐夫妇。传说谢祐在宋元丰五年(1082年)游剑浦(今南平)时,得到异人授以金符玉册,于是精通道术,元佑二年(1087年)化为真仙,此后经常显灵护国佑民,多次受到当朝统治者加封。明朝正统年间,谢祐显灵帮助都督范雄抵御寇兵,被加封为“日月盈光大帝”,日代表谢佑,月代表谢祐夫人金氏慈惠。《八闽通志》载:谢祐为人质直,素来仰慕唐代守睢阳的张巡,愿意成为张巡庙里的从神,所以预先把自己的塑像列于张巡之侧。及至去世成神后,非常灵验,凡有人来祷告,总是出现在祷告者的梦中,因此人们更加崇信谢祐。

正顺庙作为一座传统古建筑,至今还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不少精美的石雕、木雕、装饰绘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殿墙壁上留存的六幅清代水墨画,分别为四幅山水及青龙、白虎各一幅。有趣的是白虎被画得像是一只温顺的猫,传说画师原先把虎画得很威猛,结果引来真虎在小镇周围吼啸,吓坏孩子,引起公愤,于是画师只好把白虎改画成温顺的形像。四幅山水画用简约的笔法洗练地勾勒出山石树木、亭台楼阁、曲流渔舟等画面,完美地展现出淡泊宁静的意境。在正顺庙前有一口刻有“洌泉”字样的明代古井,它与贡川镇内的其它六口古井按方位组成了风水学上的“北斗七星”。

临水宫是祭祀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庙宇,位于会清桥北端,坐北朝南,面向胡贡溪,面积不大,只有一座门,一间正殿,具体建成年代不详。明万历本《永安县志》载:由知县郭仁主持,在县城登云塔(南塔)下建有夫人宫;二十五都(即今三明岩前大部及永安贡川小部)亦有一座临水堂,可知临水夫人在永安民间信仰甚广。贡川临水宫从风格上看当是清代建筑,在正殿托住“佑生元君”匾额的横梁上写有“延平城主”、“知永安事”等字样,因横梁太高,光线昏暗,且横梁被香火熏得发黑,字迹看不真切,大概是讲他们为修建临水宫捐资多少,不过没有记载年代的字样。当然,若能看清“延平城主”、“知永安事”的姓名,还是可以知道建成年代的。

在贡川民间流传有一个建造临水宫缘由的传说:古时贡川宗派争斗很激烈,某家族根据风水师的指点,在胡贡溪南岸选择了一处“虎形”地段建宗祠,并在宗祠两旁各设一座水碓,日夜转动的水车代表“老虎”的眼睛,虎视眈眈地盯住贡川。还在宗祠前修建一座桥,代表老虎的舌头,意欲吞食贡川,独霸贡川。这个意图被其他家族看破,他们联合起来,在胡贡溪北岸正对宗祠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庙,还在桥面上盖起了炮筒似的桥厝,以镇住“老虎”。这座庙就是临水宫,这座厝桥即是会清桥。

临水宫所祀临水夫人陈靖姑,一作陈进姑,相传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人,籍贯有古田、福州二说。据《十国春秋》记载,陈靖姑在给山中劳作的兄长送饭途中,遇一老妪疲惫不堪坐在路旁,一问之下,才知老妪因饥饿走不动路,就起了恻隐之心,把饭给老妪吃了。老妪其实仍仙人变幻所为,见陈靖姑心地善良,就把法术传授给她。不久,闽国有白蛇为孽,危害各郡县,并隐迹于宫禁中。闽惠宗王延钧召陈靖姑入宫除妖,靖姑率弟子作符围住蛇妖,将蛇斩为三段,蛇化作三位女子飞入古田的一口井中,靖姑率弟子围井三匝,终于擒住蛇妖。因此,王延钧封靖姑为顺懿夫人。以后陈靖姑隐遁海上,不知所终。其它古籍所记与《十国春秋》虽有不同,但都有斩蛇的事迹。《台湾县志》载:陈进姑,是福州人陈昌的女儿。唐大历二年生,嫁给刘杞。怀孕数月时,地方遭遇大旱,她自愿堕胎祈雨,不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临终前表示:我死后一定能成神仙,救人产难。建宁人陈清叟的儿媳怀孕十七个月不产,已经成神的陈进姑现形帮助治疗,使孕妇产下小蛇数斗,保住了性命。古田临水乡有个白蛇洞,洞口常常有瘴气吐出使乡民患上疫疠。一天,乡人见到一位穿红衣的姑娘仗剑斩蛇,红衣人告诉乡人:“我是江南下渡陈昌的女儿。”说完就消失不见了。这段记载除斩蛇外,又多了个救人产难的神通。陈靖姑的神迹还被收入成书于清代的专门记载民间宗教与神仙事迹的《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搜神记》中,分别被称作“大奶夫人”、“顺懿夫人”。

贡川临水宫正殿供台上供奉着陈林李(陈靖姑、林默娘、李三娘)三位夫人神像,传说陈靖姑与林默娘(又作林妙娘)、李三娘结义,一同学法于闾山许真君,分别被称为“大奶夫人”、“二奶夫人”、“三奶夫人”。顺便说明一下,“二奶夫人”林默娘即是著名的妈祖娘娘。供台上方梁柱上悬挂有“佑生元君”匾额,其中一对立柱上贴有一副对联:“佑生太子慈云常护三千界,皇恩夫人甘雨均霑万亿春”,说的就是陈靖姑的事迹——“佑生太子”指的是《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的陈靖姑以法术帮助难产的唐王皇后催生下太子,唐王大悦,敕封靖姑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供台前立有一尊肩荷战斧全身漆黑的神祇,身披写有“太保尊王”字样的红缎带,也是一位沙溪河流域信众甚广的神。传说太保公原先是做豆腐的,一天淩晨在劈柴准备升火做豆腐时,发现有五鬼往水井投毒,就持斧与五鬼搏斗,砍死3鬼,另2鬼逃跑,太保公在追赶前担心有人前来挑水,就把井水喝干,然后在追击过程中毒发身亡。这位神也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在另一对立柱上贴着的“肩荷一斧古镇东南西北域,眼穿千方分清善恶佞忠人”对联,说的就是这位“太保尊王”。

福建民间信仰丰富多彩,树木石头都能成为膜拜对象,由人而转化为神的膜拜对象就更多了,《八闽通志》称“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福建本土神祇最为著名的是妈祖娘娘,贡川原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天妃宫,可惜很早就被拆盖为影剧院了;而临水夫人做为一位保护妇女儿童的助产神,在民间,尤其是妇女中信众甚多。据介绍,贡川原有三座奉祀陈林李三夫人的庙宇,其它两座分别是位于镇内的“顺懿宫”和位于水东的“夫人宫”,现已无存;谢祐则是第一位受到封建统治者封神的三明地区本土神祇。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陈靖姑的初始传说其实反映的是随开闽王入闽的中原移民苦于蛇害,亟盼能有一位神仙帮助除害的迫切心愿。由于创造的这个神仙(陈靖姑)是位女性,在古代医学不发达,时有发生孕妇难产的情况下,她又慢慢衍变成救产保胎的助产神了。谢祐传说折射了人们苦于战乱,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每当发生战乱,谢祐就显灵帮助护城。

    每年正月十五,贡川正顺庙、临水宫都有举行抬神巡行活动,我还从未观赏过这类活动,以后当找机会去看看。人们一度把这些民间信仰视为封建糟粕,采取了激烈的砸庙宇、烧神像行动。诚然,这些产生于古代的民间信仰确实存在大量迷信糟粕,但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这些民间信仰,以及附着在其上的民间传说,已经成为不可再生的民俗文化,今天的人们完全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再从迷信的角度,而是从欣赏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它、研究它,使之很好地传承下去。

 

 

2016.7.29附记:
本地论坛网友“鞒”在论坛微信公众号指出我误以为是“呆尊王”的神祇应该是“太保尊王”。谢谢“鞒”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