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天,提升你的正能量

(2014-09-22 09:45:16)
标签:

健康

http://s12/bmiddle/0032dutBzy6MeBX2TSr8b&690

如今,都市人越来越焦虑,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没有精神,好像被什么压垮了似的。焦虑症可以说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大多数人面对焦虑的时候,采取的做法是逃避引起焦虑的情景和事物。

逃避不是办法,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难以凡事顺遂,若是逃避,恐怕整个人都会生活在“牢笼”中不能自拔。遇到困顿起了烦恼心,感觉烦躁不安,推荐下面这个21天计划,只要把握了消除压力、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的法则,就能快速击退焦虑,提升你的正能量。

/小丸子

 

第一周:消除压力

我们的压力通常来自金钱、工作和家庭。这可不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比以往的压力更大,每时每刻我们压力的开关都处于“开”的状态。完全没有压力的世界会变得令人厌倦。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完全消除压力,只是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减轻它。如何轻松应对压力,是接下来7天你应该学习的。

DAY1  缓解压力

一件事情对某个人造成压力并不一定会使另一个人也有压力,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压力的反应不同,所以同一件事情并不是对所有人都产生压力。向自己提问,当某个问题发生时,自己要如何应对,有什么朋友可以寻求支援,或者是否可以放弃。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自然会轻松面对。正确把握压力,会带给我们动力和快乐。

DAY2  关注症状

很多人身体不适的症状是由于压力引起的,但是自己却并不知情。如果你开了一整天的会议,晚上开始偏头痛,那就要注意是否焦虑引起的。胃疼、头疼、性冷淡等看似不严重的疾病,如果总是不能痊愈,就应该去看医生,了解一下是否和压力和焦虑有关。有时候轻微的症状就是焦虑症的早期信号,不可掉以轻心。

DAY3  检查一下卧室

良好的睡眠对于缓解压力,消除焦虑是非常有用的。虽然大多数人都能保持每天7-9个小时的睡眠,但是睡眠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每天尽量在同一个时间睡觉;挑一个高低合适的枕头、干净舒服的床单和被子;下午3点以后特别是晚上减少咖啡的摄入量;睡前不看恐怖片或小说,让自己保存一个快乐平和的心态入眠。

DAY4  放下

看不完的短信、邮件,回不完的电话、传真,每天都被这些电子信息所捆绑。可以制定一个时间,定时收发邮件、短信。可以为你的邮件设置自动回复功能,简单的“您的邮件我已收到,我会及时回复”,可以帮你减去不少压力和焦虑。或者干脆关掉电脑和手机,给自己10分钟的放松、休息时间。

DAY5  深呼吸

    呼吸能靠意识控制,利用呼吸的频率及速度刺激胸壁跟脖子的迷走神经,让心跳缓和下来,血压自然也会降下来。腹式呼吸是最常听到,也是比较容易做的放松法,藉由细、慢、匀、长的呼吸吐纳,达到定心、放松的效果。吸气时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自然凹下,比较舒服的频率大约是每分钟呼气和吸气各4-6次,以自己最舒服的速度来调节呼吸。

DAY6 学会说“不”

记得上次对人说“不”是什么时候吗?提升你的正能量的一个方法就是设立界限。如果你遇到抱怨个不停的唠叨鬼,马上制止他说:“我现在有事(或者很累),不想说这件事。”当你这样说出来时,你立刻会感觉轻松很多。

DAY7  成为一个给予者

施比受有福。不要因为忙就忽略了帮助别人的机会。当你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时,即使再累,心里都会是快乐的、幸福的。无条件地舍弃自己以后,你才会得到比你舍弃的更多的回报。友善的举止和行为,将获得不可预想的喜悦。

http://s1/mw690/0032dutBzy6MeC88Ggoa0&690

 

第二周:健康饮食

压力和焦虑极大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而饮食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抗击焦虑,食物也可以缓解压力。这周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能增加幸福感,给你更多的能量,降低生活压力,甚至提高性欲的食物,把它们纳入到你的饮食中。

DAY1  分析饮食习惯

今天先来检查分析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吃的东西又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妨记录下来自己一天的饮食。

DAY2  吃点维生素

许多营养学家将B族维生素视为减压剂,它可以调节内分泌,平衡情绪,松弛神经。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有:胚芽米、糙米、全麦面包、深色蔬菜、低脂牛奶、豆浆、蛋、菠菜、番茄等。维生素C同样具有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人在承受某些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消耗比平时多8倍的维生素C。所以,此时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菠菜、花菜、芝麻、水果等。

DAY3  适当小饮

适度饮酒,特别是每日稍饮点红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红酒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以防止血管中堆积过多的脂肪组织。这种功能可以帮助增加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同时降低血块的凝固。红酒中的葡萄多酚还能舒缓身体压力。但是饮酒量一定要适度,一天一杯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杯。

DAY4  选择麦片

黑巧克力与碳水化合物都能使大脑产生血清胺,一种使人心情放松的化学物质。专家介 绍,身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越慢,血清胺的水平越稳定,越不可能出现情绪突然崩溃的情况。口感粘稠、营养丰富的麦片富含纤维,可减慢胃的吸收速度。在麦片中可以加入果酱,以加快大脑产生血清胺的速度。当你要面对高压的一天时,应避免精加工的食物,这样的食物消化速度更快,最好选择老式麦片。

DAY5  健康零食

当身处一片混乱中的你快要抓狂时,先抓一把大杏仁尝尝。杏仁富含维生素E,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抗氧化物。杏仁还含维生素B,有助于你面对异常糟糕的事件。每天吃大约四分之一杯杏仁可有效减压。另一减压的好方法是在高压的日子里扔掉传统的花生酱,取而代之杏仁酱。

DAY6  益生菌

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如“忐忑不安”就是肠道对生理压力或紧张的提示信号,甚至,幸福感的体验依赖于从肠道向上传至大脑的信息。增加益生菌 可以让你的心情更好。

DAY7  喝杯茶

看着茶叶在杯中升腾,深吸一口袅袅的蒸汽,茶香入脾,喝茶的程序本身就让人放松下来。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作为一种广谱、强效、低毒的抗菌药物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所公认。对肠道内的细菌有十分强大的杀伤和抑制作用,但是它对于肠道内的有益菌却起着保护作用。茶多酚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http://s11/mw690/0032dutBzy6MeCbxGjgba&690

 

第三周:优化你的运动

有一种既安全又立竿见影的方法来应对焦虑,那就是运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散散步,或者慢跑,通过刺激脑内某些活性神经细胞,真的能让你的情绪冷静下来,感受到放松。

要想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能和状态,每天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证明,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的有氧和力量训练,可以让你的体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下面一起来看看这周的7天如何安排。

DAY1  随时运动

抓住一切可以运动的机会。可以将你的车子停到离目的地最远的停车场或车位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在林间小路骑单车……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动起来,身体活动释放的活性物质能够缓解大脑的焦虑情绪,并且不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

DAY2  迈开步子

准备一个计步器,向每天10000步进发吧。科学家们发现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最直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散步。新的研究显示,快走或慢跑触发大脑神经细胞有了放松的感觉,可称为天然镇静药,可使人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对减慢心率、调整血压、改善睡眠大有好处。

DAY3 下载运动APP

现在是网络上有不少俱乐部,让大家彼此鼓励,彼此分享运动成绩。当然你也可以下载运动APP,让运动乐趣无穷。记住,音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帮手。下载一些适合运动的激情音乐,陪伴自己吧。

DAY4  固定时间

选择固定的时间,因为这样能使人有规律地运动。如果你经常在下午开会,并且晚上有

应酬,那就最好选择清早作为运动时间。试着每周3次,每次腾出20分钟来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的长度。记住,少运动总比不运动强。即使自己无法制定一周3次的运动计划,也不要完全放弃运动这个想法。

DAY5  学会平衡

运动专家认为,运动会带来更多好处,但任何运动都可能提高血压,降低胆固醇。运动不一定非得剧烈。也许有人是网球场上的健将。但是要记住,非竞争性的运动才是压力最少的运动。你是为了享受而运动,不是为了在尘土飞扬的运动场上击败对手而运动。平衡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调节运动的强度和节奏,低强度、持续性的运动对人的益处更大。

DAY6  到户外去

最新研究表明,仅仅在工作中间小憩一下是远远不够的,对恢复我们精神状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户外活动。无论是骑车、徒步穿越、滑冰,还是野营、钓鱼,如果天气允许,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户外活动。

DAY7  倾听身体的声音

根据自己的感觉和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计划。如果感觉筋疲力尽了,那今天不妨就去附近的公园慢步,或者在家做做伸展运动。越是强迫自己去大强度地运动,越会疲惫,失去体能,起到的只能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学会聆听内在的声音,也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当你调整自己头脑和身体的那一刻,也就收获了一份正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