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正能量 不做“橡皮人”

标签:
健康 |
http://s9/bmiddle/0032dutBzy6Kg72bGOcb8&690不做“橡皮人”" TITLE="寻找正能量
寻找正能量 不做“橡皮人”
文、图/rain
王朔写过小说《橡皮人》,说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
“橡皮白领”事出有因:
“鲜活白领”退化为“橡皮白领”,内里有很多无奈和放弃。“橡皮白领”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1.高危险职业群
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橡皮化”现象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消极情绪。
2.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赶紧找到一份工作,漫无目的地四处撒网,最后糊里糊涂进入职场工作,根本没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橡皮化”情绪。
3.天生性格倦怠
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A型性格、外控性格等都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症的折磨。A型性格是一种“工作狂”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情绪急躁,进取心强,在外界看来好像冲劲十足,就像永不断电的长效电池,实际上身心状况超支付出,而易导致身心的疲惫。
4.来自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的失衡
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职场的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公司的理念不和,都会变相引发倦怠。
测试:你离“橡皮化”有多远?
1.你是否总在例会上很不自觉地找一个远离上司的位置?
2.在一个月内的会议上你没提出你的想法与提案。
3.在两个月内你的提案或建议没有被采纳过。
4.在三个月内的业绩上你没有达标。
5.一年之内,你没有受过任何表彰或批评,但你却不在乎。
6.公司改变管理制度,在你看来并没有切身的影响。
7.出了问题并不想自己去解决,而是等着同事来解决。
8.混混日子就可以,因为你总是觉得自己并不是处于与自己能力相符的职位。
9.在大家聚会或活动时,你大多数时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观。
答案:
1—3项橡皮人1次黄牌警告:你开始在工作上出现倦怠或掉以轻心,开始出现橡皮化的端倪。继续这样下去,上司、同事对你的期望值会逐渐降低。
4—6项橡皮人2次黄牌警告:你已经踏入了半橡皮化的圈套。过去曾经努力积累的形象屡屡自我破坏,无论上司还是下属,都开始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而你却依然得过且过。
7—9项橡皮人红色警报:你绝对已经是资深的“橡皮人一族”,大家连提起你的兴趣都没有了,一旦出现裁员的消息,大家都知道有你做垫底,随时把你推向这个“深渊”。
抑制“橡皮化”
1.分析自身,设立目标:失去了所有的目标和激情,觉得工作真是无聊透顶,没有任何一个点能激发兴趣,这就是悲哀的无聊“橡皮人”的心里感觉。只能重新振作,给自己树立目标,对事物重燃兴趣,才有得救。
2.时时自省,努力学习:多年的打拼带来不错的成绩,可是因此也可能让人固步自封,沉溺于往日成绩当中。对后来居上的上司,总觉得他是个外行而心怀不满,而对新人,则更加干脆视而不见。这一点很可悲。时时自省,努力学习是上策,工作中没有先来后到,也没有论资排辈,能者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工作格局,心态调整好,就没有问题。
3.生活多彩:生活多彩化是最佳方式,因为生活多彩人的心情变好,会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梦想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