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华逍遥杨凤花:热气腾腾的胡辣汤被食客装进暖瓶带到郑州、北京等地送亲朋

(2015-09-05 21:47:52)
标签:

育儿


杨凤花在熬制胡辣汤
   周口文化产业网讯  清晨起床,到附近的早餐店喝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是很多周口人的生活习惯。
 
  说起胡辣汤,就不得不提西华县逍遥镇,因为这里的胡辣汤最正宗。而说起最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杨凤花是个关键人物。
 
  杨凤花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做胡辣汤,迄今为止,她已从事这个行业将近半个世纪之久。如今,杨凤花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逍遥镇胡辣汤技艺传承人、老杨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逍遥镇胡辣汤品牌的壮大,有杨凤花一份功劳。
 
   别家熬不出的味道
 
  杨凤花的老家在西华县逍遥镇南街,如今,他们一家都居住在西华县城,“杨凤花胡辣汤总店”就在她家附近。虽然门头看上去并不豪华气派,但每天上午11时之前这里总是门庭若市,大家都是慕名前来品尝杨凤花亲自熬制的胡辣汤的。据杨凤花介绍,“杨凤花胡辣汤总店”每天平均要售出3000碗胡辣汤。“自从这家店开业以来,我们全家人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喝胡辣汤,别家熬不出这个味儿……”采访当日,在“杨凤花胡辣汤总店”吃早餐的高先生如是说。
 
  今年已经61岁的杨凤花,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每天上午11时之前,杨凤花最忙,她一会儿到前厅帮忙招呼客人,一会儿跑到后厨看看锅里熬着的胡辣汤。杨凤花说,“杨凤花胡辣汤总店”自2000年开业以来,生意一直很好。除上门喝胡辣汤,客人还会订购一些带到外地给亲戚朋友尝鲜。
 
  “把热气腾腾的胡辣汤装进暖瓶,带给外地的亲朋好友,端上餐桌时胡辣汤还热得烫嘴。”杨凤花说,“我们平均每个月能卖出去2400瓶胡辣汤。这些胡辣汤大多被本地客人带到郑州、北京等地,送给了亲戚朋友。”
 
  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
 
  据《西华县志》记载,逍遥镇胡辣汤历史传承最长的是王家和丁家。王家到王大记这一辈,只有两个女儿。王大记将熬制胡辣汤的技艺传与了二女儿王烦(杨凤花的奶奶)。王烦嫁到杨家,将熬制胡辣汤的技艺传给了杨凤花的父亲杨继明。
 
  上世纪80年代,西华县城卖胡辣汤的有五六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杨家。那时,杨凤花才15岁,她一边上班,一边帮父亲卖胡辣汤。杨凤花说,胡辣汤正宗不正宗,关键在汤底,从她记事起,家里每天都熬羊肉汤。上好的豫东小山羊,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凌晨先用大火煮开,撇去浮沫,然后,用小火熬制4个小时,方能煮成一锅好汤底。 
 
  迄今为止,杨凤花已经熬了46年的胡辣汤。她一直坚持古法熬制胡辣汤,不急不躁、不跟风。为保证熬制出来的胡辣汤色香味俱全,多年来,杨凤花一直坚持亲自掌勺。
 
  名气越来越大
 
  近年来,逍遥镇胡辣汤的起源与传承被拍成电影,搬上了荧屏。目前,全国各地经营逍遥镇胡辣汤的商户已有数万家,从业人员达到数十万人。
 
  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杨凤花依然坚持每天凌晨3时许起床,前往“杨凤花胡辣汤总店”亲自熬制胡辣汤。杨凤花告诉记者,她熬制胡辣汤有着严格的标准。一锅胡辣汤放多少汤汁、多少牛肉、多少粉条、多少木耳,她都要一一进行称量。 “每碗胡辣汤要盛够多少片肉,我心里都非常清楚。”杨凤花说,只有在制作过程中,坚守标准、讲究工艺、注重卫生、遵守行业道德,才能使逍遥镇胡辣汤品牌做大做强。
 
  祖传的胡辣汤熬制秘方,加上始终秉承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杨凤花精心熬制的胡辣汤香飘四方,慕名前来品尝逍遥镇胡辣汤的客人络绎不绝。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逍遥镇胡辣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杨凤花被认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逍遥镇胡辣汤技艺传承人。
 
  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如今,大女儿负责打理‘杨凤花胡辣汤总店’的生意,二女儿在周口市区汉阳路南段开了一家分店,生意一直不错;最近,我还打算把一些生意上的事交给儿子打理。”杨凤花说,熬制胡辣汤的技艺到传她这一代,自然不能断。
 
  杨凤花不仅教会了子女如何熬制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对于一些慕名前来求教的人,她也是来者不拒。杨凤花告诉记者,多年来,一直有食客慕名前来讨教如何熬制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对此,她非但没有拒绝,还开班收徒,把来人留在店里,手把手教他们熬制胡辣汤的技艺。遇上家庭条件困难的学徒,她不但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
 
  “教的人多了,就不怕这门技艺传承不下去。”杨凤花说,截至目前,她已培养了300名学徒。这些人出师后也开店卖胡辣汤,很多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思想的存在,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形成了巨大的掣肘。杨凤花从未有过这种顾虑,她不仅把祖传的熬制胡辣汤的技艺教给徒弟,徒弟在外开店遇到困难,她还亲自上门指导,帮助徒弟把逍遥镇胡辣汤做得更正宗。
 
  有一次,一个徒弟打电话告诉杨凤花,他熬制的胡辣汤味道不对。挂了电话,杨凤花亲自到徒弟的店里查看情况。“尝了一口他熬制的胡辣汤,我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一定是他没有将骨头汤储存好。我给他说了骨头汤正确的储存方法后,他再熬出来的胡辣汤口感就地道多了。”杨凤花说。
 
    统一规范致力推广
 
  采访时,记者问了杨凤花一个问题,就是具备北方口味的逍遥镇胡辣汤,能否被南方食客接受,从而在江南遍地开花。
 
  杨凤花告诉记者:“据我了解,南方人不会不认可胡辣汤的味道。几年前,西华县政府一位负责人带我去安徽芜湖参加了一个招商会。我带着胡辣汤的调料和锅具,到现场煮了一锅胡辣汤,大家品尝以后,纷纷叫好,说如果我在芜湖开一家胡辣汤店,生意一定很好。”
 
  杨凤花还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她受邀到北京参加了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坛。参加该论坛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许多外国人。品尝到她熬制的胡辣汤后,大家都连声叫好。看到自己熬制的胡辣汤如此受欢迎,她相信把逍遥镇胡辣汤推向全国,并不困难。
 
  “下一步,我准备把连锁店、加盟店规范起来,把用料、设备、饭店环境、餐具全部统一起来,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杨凤花说,目前,已有一家大型餐饮企业与她签订了合同,负责推广杨家胡辣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