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热映中的《叶问3》因票房数据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电影票房”等微博大V及多位网友质疑《叶问3》存在大量买票房行为,并晒出“天价午夜幽灵场”等可疑现象作为证据。引发广电总局强烈关注。


《叶问3》3月4日上映,截至6日,三天首周末票房达4.68亿元。可是与《美人鱼》的票房奇迹不同,《叶问3》从上映伊始就有网友曝光票房造假,甚至引起众怒,以至于引得电影局官员关注:3月6日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转发了电影局的相关表态,并评论道:“电影发展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加倍珍惜。”

猫眼、格瓦拉、百度糯米影业等电子商务售票机构均收到电影局下发的《关于请电子商务售票机构提供相关文件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将严肃排查《叶问3》票房异常波动情况。
3月5日晚,公众号“电影票房”质疑《叶问3》“买票房”,并于3月6日凌晨在微博贴出一张中影国际影城(光谷天河店)的实时售票图。图中显示,该影城在深夜0点56分开始,每隔10分钟排映一场《叶问3》,票价竟高达203元。
“买票房”行为在近两年的中国影市上不绝于耳,甚至成为很多片方默许,或者说不得已而为之的市场潜规则。然而像《叶问3》这样不断被“抓现行”并引发热议,甚至惊动官方发声的,还是第一回。

当日下午4点,宣传方再度发布一张合成图,并作出以下正面回应:“《叶问3》60小时破4亿,好口碑、零差评,片子硬不怕冷枪黑水,10分钟一场的排片图你信吗?要黑请黑得更专业些……”但一小时之后,宣传方又要求媒体删除这段回应,并表示“稍后片方会给予正式的辟谣声明”。截至昨晚发稿时,片方并未给出任何解释。
《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更是惊动了电影局。3月6日下午,电影局专门召开会议,就电影市场专项治理严正表明态度,责令相关制片方、发行方、票务方、院线及影院立即停止不正当营销行为,并将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那片方为何还频频制造假排场、假票房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虚假票房,造成影片大受欢迎的假象,从而忽悠更多的观众前往观看、使得更多的影院多排片,最终多收获票房。此外,制造虚高票房,还有推高股价在资本市场获利、骗取国家补贴等原因。
近年来,电影票房被推高与资本背后的利益驱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没有庞大的资本和资源是无法操纵票房造假的,《叶问3》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左右手资金互倒、票房和股价捆绑的资本游戏。
首先《叶问3》调档上映就颇有意思。原本定档12月31日上映的却因为投资方的原因调档到3月,但12月热门档期的票房体量实际上却远大于3月票房淡季,对于临时调档,有知情人士透露,调档是要配合投资方快鹿集团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和港股上市公司十方控股的动作。
紧接着在影片还未上映,神开股份和十方控股的资本动作已经开始布局。这两家公司先后以保底发行名义投入近1.6亿元的资金,保底目标为10亿元。2月23日,十方控股与合禾影视订立电影投资协议,以约1.1亿人民币收购《叶问3》中国大陆地区55%票房收益权。2月24日神开股份就押宝《叶问3》,“突击”设立基金投资,参投4900万元获得票房收益的分配权,这也意味着根据最终票房,神开股份有望获得8%-18%的年化收益率。如果票房突破10亿元,神开股份就有望获得数百万元的分红。这一消息的发布,也使得神开股份股价顺势涨停。
整理编辑@沈团
后一篇:《蝙蝠侠大战超人》重启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