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芈月传》讲述的是秦宣太后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从命运坎坷的楚国庶出公主到称霸六国的大秦铁血太后,她执掌秦国国政四十一年。她坚持商鞅变法,坚持改革,主张国家统一。她让秦国走出内乱,把弱秦变成强秦,秦国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无敌的军事力量,令得六国再无反抗之力。如果没有秦宣太后芈月,也许就没有秦国的一统天下。

根据这个背景,创作团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让观众们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古装大片《芈月传》。主人公芈月的命运是这部电视剧的主心骨了,而观看至今,这部电视剧也引来了观众的热议。
一、生僻字
起初,因剧中出现了不少生僻字,引发不少观众学习热潮,狠补了一下查阅字典的相关知识。
小编在看这部剧的预告和海报时,就搞混了很多文字。
二、穿帮
在大多数人差不多搞懂了这些生僻文字时,《芈月传》又迎来了第二次争议:穿帮镜头太多。
毕竟只是一部电视剧,又不是还原历史纪录片,所以也就没必要较真了。
三、剧情错乱
而后来又发生第三次争议:历史情节错乱。
商鞅变法、合纵连横、屈原、孙子兵法等这些几近时空的错乱,是不是编剧当时头疼病犯了,忘记嗑药了,商鞅被车裂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屈原的出生日期则是公元前340年,不可能出现剧中屈原谈论商鞅之死的情节。此外,芈月也不可能拜屈原为师。
这编剧是学体育的吗?历史人物事件混淆也就罢了,竟然还乱点鸳鸯谱。真正历史中的芈月都当上了太后,黄歇还不到10岁——怎么可能相恋,还青梅竹马?真搞笑了。芈月是秦昭襄王的母亲,而春申君即黄歇是战国末期秦国独大、众国抗秦状态下出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相二十余年。虽说,芈太后与春申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也都还是楚人,但编造出这么一段“忘年之恋”却也有罔顾历史之嫌。
一部观众期待已久的大剧,播出前宣传做足,播出后互动给力,可是这部剧情错乱、历史错误、乱点鸳鸯谱的大剧是否有点过了。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称:导演郑晓龙看到观众对于历史的较真,觉得很高兴。他说,历史正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更何况《芈月传》是历史传奇剧。如果一部电视剧能重新激发大家对一段历史的兴趣,重新回去翻史书,甚至形成街谈巷议的景象,他乐见其成。
其实说的也在理。现在播出的是电视剧《芈月传》,而非《芈月纪录片》,应该对影视剧的艺术虚构持宽容态度,不能把它当成历史来看。与其说是《芈月传》内容剧情混乱,不如说《芈月传》是经过虚构、加工、改变的战国文化,是对历史的另类体现。
作为观众,用兴趣和学习的角度来看待《芈月传》这部电视剧,你会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也会学习到你人生无法经历的做人做事的历练,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剧情,用历史细节来揣摩电视剧故事,这样有思想的看剧,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沈团
前一篇:曹操和关羽争风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