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升学宴”教师被罚彰显公权力之大(图)

(2014-08-04 09:29:01)
标签:

时评

升学宴

小学教师

纪委

分类: 新闻时评

“升学宴”教师被罚彰显公权力之大(图)

 

文/沈团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纪委近日查办一起操办升学宴的案件。该县一名小学教师谢某为女儿考入复旦大学操办升学宴,召集了二十多名亲属聚餐。盐源县纪委对谢某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及通报曝光,要求其作出深刻检讨,还对其所属学校的校长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8月3日澎湃新闻网)

 

“升学宴”教师被罚彰显公权力之大(图)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四川省凉山州纪委为了遏制利用升学宴大肆敛财的歪风,特意在7月7日发出的《关于重申严禁违规举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及杜绝利用节假日公款消费的通知》中,提及“一律严禁借子女升学留学等事宜,以本人或家人的名义,大操大办宴请敛财”,要求“严禁违规举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严禁借子女升学名义发送请柬及通知宴请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人员;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以及赞助等”。

 

  网站通报中没有提及性别,所以我们暂时无法知道这是一位父亲,还是一位母亲。这位在纪委网站的通报中被称为“谢某”的小学教师,在这个夏天经历了一场大喜,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大“郁闷”。大喜是因为女儿考入了复旦大学——从偏远的四川凉山考入繁华之地上海的这所知名高校,任何一位做父母的都会感到欣慰和欣喜。欣喜之下,按照通报的说法,谢老师的做法是“召集二十多人(名)亲属聚餐”。但这份大喜很多就因为这次聚餐活动而变成了“郁闷”,因为谢老师因此而被“严厉批评教育及通报曝光”,并被要求作出深刻的书面检讨。

 

  凉山州纪委做出这个决定的初衷无疑是正确的,在当前反对“四风”的大背景下,及时出台严禁举办升学宴的禁令,为广大干部群众设置了一条高压线,任何人都不得触碰。凉山州纪委按照通知规定,处理了盐源县教师谢某为女儿考入复旦大学操办升学宴的事情,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吐槽,为受到处罚的谢老师鸣冤叫屈,面对社会上强大的舆论压力,盐源县纪委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还原整件事情来龙去脉,是可以厘清里面一些事实的:在我国的流传近千年的风俗习惯里,家有喜事通知亲朋好友在一起聚餐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谢某召集亲属为自己聚餐,庆祝自己的女儿考入复旦大学,从我国的风俗习惯来看是合乎情理的;当然谢某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的行为规范必须遵循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规定,否则的话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谢老师之所以遭到如此严厉的处理,是因为其聚餐行为违反了《中共凉山州纪委、凉山州监察局〈关于重申严禁违规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及杜绝利用节假日公款消费的通知〉》。通报中说得很清楚,谢老师被处理不是因为“利用节假日公款消费”,也不是违规办了“谢师宴”,看来他其既亲属聚餐花的是自己的钱,而且确实都是亲属,而没有一个老师。谢老师违反的是其中的另一条,即“违规办升学宴”。

 

  因此当习俗遭遇到规定的约束时,怎样合理的解决二者之间的悖论,不单纯是谢老师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我们其他人遇到类似问题是必须审慎思考的大问题。从这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谢某宴请自己的亲属聚餐应该是正常人情往来,套用升学宴禁令的相关规定对他进行处罚有矫枉过正之嫌。因为他没有动用公款,也没有借机收受了别人直接或变相的贿赂,无非就是亲友间聚餐而已,他受到处罚确实比窦娥还冤,网友为他鸣冤叫屈是有着正当理由的。

 

  此事看似是严格依规办事的结果,但却给人一种变味的感觉。毕竟,在这场所谓的“升学宴”上只有亲属,而不是像某些教师、官员那样,有学生家长,有下属,甚至有各种利益相关者。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做父母的与亲属们聚在一起庆祝一下,更多的是纯粹私人的事情。

 

  凉山州纪委对升学宴做出相关规定彰显的是公权力的使用,这也是履行纪委职责的必然要求,对于他们做出升学宴禁令的规定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工作的操作中,我们还是要注意尊重我国的风俗习惯,不能让冰冷的制度冲走温暖的人情往来,因为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注重亲情的融合,亲戚之间的相互走动无疑是融洽亲情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公权力的使用不能过多的介入人们的私生活,公权力的滥用会打破我们私生活的平静,会给社会带来无尽的伤害,无益于社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公权力对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私生活的过度介入,看似铁面无私,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伤害力仍然大于其所带来的“益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过度介入是以公权力对个人正常权力的蔑视为基础的,在其眼中,只要你具有某种身份,公与私的界限便变得模糊,或者说,公权力也懒得去区分公与私的界限,这种蔑视和有意无意的模糊,在某种情境下有被推而广之的危险,并最终影响到所有人。

 

  不能因为谢某是一位教师就剥夺其宴请亲属表达欣喜之情的权利,除非他用了公款,除非他借机收受了他人直接或变相的贿赂。但当他没有这些行为的时候,当他宴请的仅仅是亲属时,请仅仅把他(她)当作一位父亲(母亲),并维护他(她)在女儿面前的尊严。

 

 

“升学宴”教师被罚彰显公权力之大(图)

 

本文由沈团发表(http://blog.sina.com.cn/elveswarlock)仅限新浪博客转载。

本博客内容未经许可,任何网站、个人、平面纸媒体、电视等不得转载和发表!

转载请联系QQ:349166614,注明来意。

作者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