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团
题记:所谓闺蜜,就是经得住这些俗事考验的,不论境遇相差多远,都能真心祝福。闺蜜的闺,即是“闺中密友”。可是人心隔肚皮,闺蜜也有可能是伤害你最深的一个人。
同事阿静在早会期间和我们分享了她大学期间的经历。
出生在农村的她,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外地打工,而阿静从小学开始就被寄养在姑姑家中,从小她就有了那种自卑和无法理解父母,一直平平淡淡的上完初中,中考也没考好,去市里上高中也是父亲找关系花钱才办好的,为了让她好好读书,父母让她奶奶陪读。孩子的任性使她高中时期出现了微小的叛逆,不回家吃饭、上课贪玩等等。
高考时,父母对她加倍呵护,在考试结束后估分阶段,父亲问她:“女儿啊,估出来多少分呢?”阿静调皮的说:“也就那样,150分”,父亲听了后没有说话,过了一段时间分数出来了,考了330多分,父母带着阿静来到市里咨询了很多学校,最终阿静选择了C大学,因为C大学的咨询服务人员说了句“24小时热水,不停电”,阿静怕黑,就是冲着这句话去的。
过平淡生活习惯的她在大学期间认识了一个女孩叫小洁,她俩彼此就好像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很快的就成为了好朋友,慢慢的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有好吃的、好喝的都一起分享,花钱都不分彼此。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让她遭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军训期间,阿静父母给她的银行卡中存了600元生活费,阿静很高兴,于是找小洁去吃饭,无意中就告诉了这个闺蜜,可好景不长,3天后阿静发现钱不见了,阿静伤心的哭了,她不敢告诉父母,小洁知道后给阿静带了一份饭,给她送去了钱。事后阿静在一个学期内共丢过3次钱,虽然伤心,但是找不到偷钱的贼,只能省吃俭用攒点钱。
一日午睡时,宿舍同学“啊”的一声将阿静吵醒了,阿静听见同学在哭泣,询问后得知原来是银行卡丢了,安慰过后那同学准备说报警,因为她通过电话银行查出她的钱已经被取走了,下午准备去银行调取ATM机监控录像时,小洁突然说“我陪你去吧,反正现在没事。”一个小时后小洁回来了,告诉阿静是一个男的带着帽子把钱取走的,查不到是谁,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也没有人再提起什么。
五一假到了,阿静的高中同学来找她玩,因为怕麻烦就把背包放在了阿静宿舍,然后就几个人一起出去玩了,可是下午回来后却发现背包被翻过钱也不见了。阿静很自责,朋友是来找她玩的,并且背包也是放在她的宿舍,虽然朋友没有责怪过她,可是她心里很难受。
晚上去学校大课堂时,碰到了小洁在门口打电话,打了声招呼阿静就进教室了,宿舍的那几个同学喊了一声让阿静坐中间去,阿静说小洁等会就进来了一起坐,同学就硬让她坐中间。阿静发现几个人吞吞吐吐的和平时不太一样,询问道“有什么瞒着我?快说!”
旁边几个同学你看我、我看你的都不知道怎么说,一位同学趴在阿静耳边说“其实宿舍这学期以来所有丢的钱都是小洁拿的,上次小洁陪她去看监控录像,其实是在害怕,于是向同学承认了错误,并承诺以后还给她。”
在询问小洁时,小洁并不承认自己拿了阿静的钱,阿静在得知是这样一个结果后哭的非常伤心。
之后,小洁因为一些原因辍学了,而阿静也因为这件事情,对身边的同学渐渐地产生了不信任,虽然在事后阿静还是和小洁在保持联系,但是她的心理已经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据了解,小洁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有个哥哥,有个双胞胎妹妹。哥哥因为偷挖国家电缆被判入狱,家中因为其哥哥的事情花了不少钱,小洁父母年纪大,外出打工挣的钱也很少,而小洁上学花钱一直都是大手大脚的,总觉得从来都不缺钱,现在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阿静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对你好,如果有,那么也是存在一定目的的。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通过对小洁家庭的了解,有人可能会认为是遗传问题,他哥哥偷窃被抓入狱,自己又在学校中偷窃,而我认为小洁的这种行为是家庭出现事故后教育存在了问题。
产生贪念的原因:
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了阶级就有了贫富差距,有的人富得流油,有的人穷得叮当响,必然就会产生阶级矛盾;并且造成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在备受压迫的情况下,你说他能干些什么?还有就是有人急功近利,心存贪念!
偷窃这份“工作”为何“炙手可热”
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用劳动换取物质需求,他们便萌生了不良的念头:偷盗。
而现在居民防范率又低,所以很容易得手,所以这种“待遇高”的工作也就“炙手可热”了,所以逐渐浮出了一系列利益链条,大到政府要员,小到老百姓都在这条链子之中,所以现在是知道有小偷,就是防止不了他的“黑手”。
陕西有句方言是:“社会把娃害咧!”,其实社会并没有伤害任何人,而是现在的很多人都存在安全隐患,现代社会人的安全隐患有:①.养老隐患,②.医疗隐患,③.教育隐患;还存在生理、社交、尊重等一些缺陷,这样很容易导致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犯罪。
人生有五道门:⑴.生理,⑵.社交,⑶.安全,⑷.尊重,⑸.自我实现。
在人生这五道门里,有一个出现了问题,就会被眼前或者脑海里构想出的诱惑影响到,利益和贪念的驱使,逼迫着那些自控力不足的人走向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