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界“颠覆”成风 诸葛亮成“最虚伪的男人”

(2012-07-03 16:48:58)
标签:

诸葛亮

中国

三顾茅庐

颠覆

虚伪

弱势

赏识

趣味

学术

阴谋

文化

分类: 煮酒论史

专家认为是迎合低级趣味

 

继孔子、李白之后,又一位古代名人诸葛亮惨遭“颠覆”。在日前出版的《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一书中,诸葛亮被描述成了一个很有心计和野心,并且极度虚伪的人。近来,“颠覆”在出版界蔚然成风。专家指出,这些为了图书热销而哗众取宠的动作很危险。

 

在民间一向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象

 

出现的诸葛亮,在图书经理人梅朝荣的叙述里却成了“中国最虚伪的男人”。不仅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忠义之举,成了一场阴谋,“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就是因为刘备当时的弱势,所以才会对人才极度渴望和给予顶级礼遇。”而被当作礼贤下士典范的“三顾茅庐”,在梅朝荣看来,也不过是民间传言和历史演义小说的创造,据他考证,诸葛亮在出任刘备军师之前,曾自荐过一次,而正是这次自荐让诸葛亮获得了刘备的赏识。

 

一批古代名人万没想到,自己几千年的英名最近惨遭“颠覆”。在诸葛亮之前,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作《丧家狗:我读〈论语〉》刚刚面世,此书将一代圣人孔子称为“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之狗。而檀作文的《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更是追求一鸣惊人的效果,这位北大博士甚至将诗仙描写成了一个市井小混混。

 

“如果一看到这个书名,我肯定不会去买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有点愤愤不平。他告诉记者,这股颠覆之风归根到底是挂着学术的牌子,行娱乐化之实,通过迎合一些低级趣味来赚钱。“写古人当然可以用很轻松的语调,但是这样写也太哗众取宠了,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根据。”

 

而事实上,就连出版商对这种“颠覆”也未必是认真的。《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一书的责任编辑余先生就对记者承认,该书书名确实“有点偏激”,而且作为学术问题来讨论也“很不严谨”,但是“我们将这本书定位为一本通俗的大众读物,所以无伤大雅”。因为是大众通俗读物,就可以瞎扯一通,扰乱视听,骗大众的钱,梁教授认为这对大众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本文由沈团http://blog.sina.com.cn/elveswarlock)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