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铁木-坤甸
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加里曼丹岛上,盛产世界上公认的耐腐木材,坤甸。坤甸商用名:贝连BEILIAN马来西亚标准名:婆罗洲铁木,Eusideroxylong
Zwageri TotB。别名:伊兹杰豪特I Zjerhout,翁伦Ong
Len,乌林Ulin,沙巴称坦布连Tanbulian,马来华名赤铁树。我国华东通称坤甸,广东潮州称盐柴,海南通称黑盐。这种东南亚名材,因经久耐磨,不腐不蛀,一直受人们青睐。
http://www.greatwood.hk/UpFile/2007-12/7/200712716956343.gif |
坤甸,樟科Laura
ceae,铁木属,乔木,高达三十几米,采伐树干直径大的可达100cm,具板根,干形不十分圆满。一般特征:树皮浅红至浅褐色,薄,2~4mm,石细胞层片状,外皮层片状剥离,皮底压痕可见,木材新断面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黄色约2~3cm,心材金黄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边材慢慢同色,从金黄到黄褐,渐渐变至褐至黑褐色。木材结构略细至细,纹理相当直或浅交错,散孔材,管孔可见,主为单独,侵填体丰富,镜下依稀可见银白色硅状物。薄壁组织可见,翼状-聚翼带状,也有少量短弦线(带)镜下见,呈多种形状的薄壁组织与管孔之间界线模糊不清,有似欧型,(眼状)有束状,周边粗糙起棱角。木射线大小一致,宽窄略大于短弦线(带)。木材强度A级,甚重硬,气干密度为835~1185kg/m3,木材干燥缓慢,有开裂趋势,收缩率为:弦向8.3%,径向4.2%,顺纹抗压7.1MPa,最大抗弯140Mpa,抗弯弹性模量18390Mpa。木材虽然密度大,但易加工,加工面光滑,有光泽,具腊质感,锯解时木糠有少量气味,刺鼻。用水溶解木糠时能渗出红褐色溶液。木材着钉力困难,为防爆裂须先钻孔。
砂劳越盛产的乌盐柴(俗称铁树),其木质坚硬如铁,能耐数百年而不会损坏。乌盐柴有赤色和黑色二种,比柚木(Teak
Wood)更有价值,可作为建筑及制造家私的上好材料。
|
木材用途广泛,民用房建的梁、桁、门框、门板、檩条一概可用,最适宜建造庙宇,纪念堂等永久性建筑,也是制作实木家具的人造材料,用它制作明式家具人们称为仿红木。除此由于抗压耐磨,广州人首选用于制造龙舟,海南人用于造渔船,及大海养殖用的渔排,木材还用于做秤杆,筷子,火车枕木,码头桩木,胡椒柱,水闸门,乃至体育器材,文具玩具等。目前市面上有一种称“非洲坤甸”的木材,实际上是产于非洲的大红翅铁木,商品名为伊奇Eki,金木莲科。虽然木材十分重硬,但它纹理粗,材性较脆,加工板材收缩率大易变形,远不如坤甸好用。还有一种山榄科Sapotaceae的南洋子京木也被人冠以“巴布坤甸”这些冒名顶替的东西都不能与坤甸相提并论和通用,请用户比较对照识其真面目。
国内广东中山的厂家最早把坤甸木当作红木制做家具,后又称其为
仿红木,高级洋杂木,婆罗洲铁木。材质是原先仿冒红木的几个品种(坤甸木,门格里斯木,菠罗格,柳桉等)中最好的。后来,非洲材大量进入(红铁木豆,风车木,亚花梨,古夷苏木,斑马木等),家具中坤甸木就很少见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