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
(2014-03-25 09:51:53)
标签:
原乡父母在不远游情感 |
域宝这周六到广州,俺两个是抓紧时间过两人世界,哈哈……
对于我来说,很少有喜欢看的电视剧,晚上一般都是看看电影,要么去电影院,要么电脑下载。自从前段时间看完星星之后,最近一直跟着央视的节奏在看《原乡》,讲述台湾老兵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想回老家看望老妈老婆的事,特别地感人。
昨天的剧情中有提一个小段落就是主角洪根生(张国立扮演)两夫妻操心对象的事儿,有一个温哥华的男孩子从长相上(两夹有肉),从学历上,从富裕程度上来说都符合作父母的择婿标准,可后来还是否定了,原因就是因为女儿一旦跟这个人结婚,那么就必须定居温哥华,远离父母。洪根生在国民党兵败后一起去了台湾,三十五年没有回过家乡,思念父母的心情他是十足十地体全了,所以他说绝不希望自己的女人以后也这样,一定不能嫁远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心里的想法就越来越多。这原本只是整个剧的一个小插曲,可我看到这里忍不住伤感流泪。曾记得刚刚大学毕业后,因为我是家中独女,所以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在家附近工作,以后嫁得近些,好照顾父母。一开始打算得特别好,在省城找工作,也在几个单位呆过一段时间,可最终没有呆住,半年之后就依然跟上很多同学的脚步到了广东。其中2002年初妈妈通过关系让我回家乡一个私人的电力电信工程公司上班,工资不高,半个月之后我就放弃了,又回到了广东。这样在外一呆就是十多年。
在工作期间,父母也曾把我叫回家过,并且试图给我介绍家乡的男孩子,相过三次亲。可总是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要么是人家的工种不行,要么是人家长相太差,要么就是太老实,总之没有看上。现在回想起来,我实在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点点优越感来自哪里?后来和宝爸认识结婚后,就定居在了广州,离家没有十万八千里,可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就那么一两次,呆在家里的时间区区十来天而已。
过了十多年,有了孩子,我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心情。当时爸爸妈妈是多么地希望女儿能离他们近一些,能时常见面,能经常在一起吃个饭,而不象如今这般所有的思念牵挂都要依靠一根电话线来维持。如果十年前我能懂得这么多,我会选择一个老实长相一般的男孩子结婚,然后在老家安安静静地生活,孝敬父母。说得难听一点,就算夫妻吵架了,还有娘家可以回。可远在千里之外的娘家,就算吵架了,我也不敢跟他们说实话,报喜不能报忧。
过年回家的时候,表姐跟我说她帮她女儿找了一份在中学教书的工作,希望她在深圳的女儿放弃现在这份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回老家,可她女儿不肯。因侄女从小跟我也比较亲厚,表姐希望我能劝劝她。我没有大的道理去劝她,而是以我自己为例,以多数在外打工的人为例,在外生活大多数人不一定如表面那么光鲜,要在大城市立足过好生活并不容易,真正成功的有几个?如果一辈子能舒心地生活,能让父母晚年安心,在他们身边过平凡的日子没什么不好。侄女似乎也有心动,最近听说如果学校真的确定了她就回老家。
论语中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几千年前古人就有这种智慧。可如今的社会造成了许许多多的人都远游在外。事已至此,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趁着父母健在,能多回几次家就回几次家,他们不需要寄多少钱给他们,最重要的是多陪陪他们就好。
后一篇:两个“旋”的宝宝更倔强,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