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的区别及计算方法
(2012-08-30 15:08:40)
标签:
财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杂谈 |
什么是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简介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Acid-test
Ratio),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Quick
Ratio,简称QR)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速冻比率如何计算 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现金比率的相互关系
•1.以全部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所计算的指标是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以流动资产扣除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它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
3.现金比率以现金类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但现金持有量过大会对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产生负作用,这有指标仅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使用,相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说,其作用力度较小。
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反映的都是单位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快速偿还到期负债的能力和水平。一般而言,流动比率是2,速动比率为1。但是实务分析中,该比率往往在不同的行业,差别非常大。
速动比率,相对流动比率而言,扣除了一些流动性非常差的资产,如待摊费用,这种资产其实根本就不可能用来偿还债务;另外,考虑存货的毁损、所有权、现值等因素,其变现价值可能与账面价值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将存货也从流动比率中扣除。这样的结果是,速动比率非常苛刻的反映了一个单位能够立即还债的能力和水平。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但人们还希望,特别是短期债权人希望获得比流动比率更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比率指标。这个指标被称为速动比率,也被称为酸性测试比率。
1、什么是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ABC公司19××年末的存货为119万元,则其速动经弦为:
速动比率=(700—119)÷300=1.94
为什么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呢?主要原因为:①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②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作处理;③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④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综合上述原因,在不希望企业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以及排除使人产生种种误解因素的情况下,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2、速动比率分析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这仅是一般的看法,没有统一标准的速动比率。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帐款,大大低于1的速动比率则是很正确的。相反,一些应收帐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
影响速度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帐面上的应收帐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帐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报表的应收帐款数额不反映平均水平。这种情况,外部使用人不易了解,而财务人员却有可能作出估计。
由于各行业之间的差别,在计算速动比率时,除扣除存货以外,还可以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待摊费用等),以计算更进一步的变现能力。如采用保守速动比率(或称超速动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短期证券+应收帐款净额
保守速动比率=
流动负债
将ABC公司的有关数据收入:
50+6+8+398
保守速动比率= =1.54
300
3、流动比率分析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处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认识,还不能成为一个统一标准,因其未能从理论上证明。
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这种比较通常并不能说明流动比率为什么这么高或低,要找出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还必须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所包括的内容以及经营上的因素。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它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我国的财务制度中规定,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待摊费用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后的余额。相较而言,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相比,在对短期负债偿还能力方面的考核更加具体。因为,通常而言,存货、待摊费用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项目往往变现能力不强且不稳定。所以,这个指标反映的实际情况会更加可信一些。
这个值应该多少才合适呢?
一般而言,当这个值为1或大于1的时候,就可以认为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不同,相应的,比值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投资者在运用过程中,最好和该公司所处行业的其他公司相对比才行。
老实讲,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作用并不大,它其实是给银行等债权人看的。通过这些指标,债权人决定是否对上市公司发放贷款。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上市公司这个名头本身就是最大的无形资产,即使出现短期资金紧张的情况,在大股东的帮衬下,也往往能得到短期贷款。
用速动比率分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应收账款。在速动比率的计算中并没有剔除应收账款,从以往的经验看,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中风险最大的,比如四川长虹就曾爆出数十亿海外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情况。虽然在财务准则上,采用应收账款记提的方式来试图杜绝这种现象,但上市公司仍有办法应对。
比如某上市公司有某大股东1亿元的应收账款,这笔账款实际发生时间已经有3年之久,按照会计准则应记提25%的坏账准备。但是,大股东可以通过把这笔钱先还上,随后再取出来的方式,把长期应收账款变成短期应收账款,从而避开坏账记提。这时的应收账款显然已经是注了水的。
所以,有些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贷款的时候,为了更进一步衡量它的变现能力,有时还会用到超速动比率。这里的超速动比率剔除了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资产,直接以现金和与现金几乎具有相同变现能力的活期存款、短期有价证券、可贴现和转让票据等作为分子。它的计算结果相对更保险一些。
•
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旨在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出、流入的信息,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进而判断企业流动性、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一)流动性比率
⒈现金比率=(现金+约当现金)/流动资产
该指标旨在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的质量
⒉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约当现金)/流动负债
这个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严格。
(二)偿债能力比率
⒈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本息支出)
该指标旨在衡量本期内到期的债务本金以及相关利息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支付的程,若比值小于1,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支付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息。若大于1,则说明足够于支付。
⒉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该指标旨在反映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比率。
⒊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根据传统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利息杠杆比率变化而来,可反映企业变现能力及支付约定利息的能力
(三)获利能力比率
净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
该指标旨在分析企业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量差异的变化,以便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的获利能力。
(四)财务管理比率
⒈流通在外每股普通股的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旨在反映流通在外普通股的现金流量。
⒉支付现金股利的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
该指标反映现金股利宣布日企业年度内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支付本年度现金股利的比率。
(五)充足性比率
现金流量充足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偿付额+投资+股利)
该指标衡量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以偿付债务,进行投资,和股利支付。若企业连续几年该比率均大于1,说明企业有较大能力可满足企业现金要求;若小于1,则需采取筹集资金或处置资产的方式补足现金余缺。为避免重复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一般采用5年的总数为计算单元。
(六)效率比率
资产的现金流量目标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每一元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
•
•
流动比,也称流动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比,也称速动比率,也有说法称之谓酸性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
•
•
•
•
例子:“中铁二局”(600528)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净利润率
毛利率
资产负债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