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爱好与创作

标签:
教育文化收藏旅游美食 |
分类: 韶文化 |
父亲的爱好与创作
——作家蒋振炎的传奇
蒋笑娟
2005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里,《中山日报》、《香山报》分别介绍一个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人的事迹,称其为“百万文字富翁”。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蒋振炎。
蒋振炎,笔名东虹,1946年生于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庵龙里,现定居中山市民众镇,曾任市文联委员,现任镇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文艺市场研究中心和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广东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岭南诗书画联谊会顾问,粤港两地《人生》杂志社编委,中山市作家协会和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中山市民间文学委员会委员,个人传略收入《中国文艺家辞典》《广东文艺家大典》等。
可以说,父亲的成功是从他的爱好开始的。正如他说:“成功者不等于爱好者,但往往来自爱好者。”
书房当作大学校
父亲爱读书
走进他的书房尤如走进一个小小图书馆,他那5000多册藏书分门别类且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在书房读书学习,是他的一种习惯。一直以来,他规定自已,无论工作多忙,每天必须读书一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雷打不动。他不但读自家书房的书,还到公共图书馆借书来看,读到精妙之处必做笔记,日积月累计近百本,笔记内容比较广泛,有教育、文学、艺术、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医学等。翻开这些笔记,便发现他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和心得,成为他日后写作材料之一,他的散文诗《书房》流露了作者爱读书的心声:走进书房这个天地,是时刻思考的吗?思考着,反复思考着,思考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就越要争取时间来“弥补”,又说:“书房无论大小,都是一所当代的真正的大学,那里有无数的良师益友”。
在读书方法上,他有个“三读法”,即精读、粗读、略读。他解释说:精读,就是指那些与自已工作、兴趣有密切联系的书,必须反复读,长期学习深入钻研;粗读是指那些与自己工作、兴趣有一定关系的书,也要尽量抽时间去读,得其要领便可;略读,是指那些与自己工作、兴趣关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书,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也可随便大略知道说了什么就行了。当然,知识如海水,取之不尽。人的精力有限也无法尽取,因此要获得更多书本知识就要既讲时间又讲效率。
他读书时,书桌上往往翻开几本书。原来,他是用来间隔着读的,这样可以分散眼睛注意力而克服疲劳以求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
有人认为,今时已有电子书了,何必用这么大的空间去藏纸页书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有这样的看法,凡好读书的人,一般在家中设立书房,并藏有有纸页书。数量多少因需来定,以保护眼睛来设。纸页书比电子书优胜得多,又有收藏价值。所以,今后科技无沦怎样先进,纸质书也不会灭亡的。它虽然占一定空间,但不影响家庭居住,反而增添家人的阅读氛围,是培养书香之家的好地方。他有一篇散文名叫《读书美容》,曾在《华夏作家》杂志上发表,文中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也是这个意思,他的书房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把名家、文朋好友的著作赠送他的都集中一处,并非束之高阁,而是方便阅读,大多已读几遍。尤其是作者亲笔签名的书,在他眼中显得十分珍贵。
时有书画常运动
父亲爱书法。他的毛笔书法以行楷和草书见长,钢笔书法以楷书见长。
他的文稿从不打字,全用手写,久而久之,练出一手整齐刚劲、自然流畅的钢笔字。
著名书法家李峰对他的钢笔楷书评价说:“魏碑体与美术字结合,独创一体,显出个人风格与水平。”他的书法作品获市级以上的共有10幅,其中,毛笔书法作品2幅获全国国赛三等笑,钢笔书法作品2幅获全国赛二等奖。
父亲爱画画。他的画作在中学时代是很出色的,在校赛中曾几次拿一等奖。后来因工作的关系和偏爱文学而淡下来,只有在兴趣来时才画上一两幅。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画了一幅题为《妈妈给我讲家乡的故事》的水彩画,这幅画是在父亲的指导下画成的,此画后来获省赛优秀奖。现在想来,父亲画画的基本功还是较厚实的。画画,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父亲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大概是出于这种动机而时有画画吧。
2013年,父亲的诗歌集《东方彩虹》一书出版,书中的150首诗歌和题解是用钢笔书写的,有60多幅钢笔插图,可以说,这部书是把自己的诗、书、画结合组成的。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作品》杂志社原社长陈钦然,对于本书手写版评价说:“别具一格。世间一绝。”的确看他的钢笔字,刚劲有力且端正自然,尤其那些比蝇头还小的字,笔画如丝,却清清楚楚跃入纸上,给人一种刚柔之美的感觉。如果没有相当的定力和功底,是写不出来的。可见父亲对艺术追求的认真与毅力。
父亲爱运幼,他常说:“适当的运动可以使得身体壮实一点,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工作状态。”年轻时他喜欢跑步、打篮球、登山、游泳等。退休后,便坚持散步、骑自行车。他散步,总是独个儿的,我以为他这样就会寂寞无趣了,可他却说,散步放慢脚步时可边走便构思文章,这样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运动,有趣又有益呢。据妈妈说,父亲参加工作以来,都是零晨时分睡眠的,退休后,这个时间不但没变,反而延后,为的是写文章。因此,我劝他注重身体,早睡早起,可他却说,习惯成自然了。观看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虽然年纪大了,还算硬朗。可见,捱夜写作对于他来说,不见累垮身体,还显得精神奕奕,这与脑力劳动延缓大脑衰老有关吧。
甘当学生又八年
父亲爱文学,这从一篇作文说起。初中毕业班新学期初,任初三级的语文老师给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结果他的作文得20分,评语说"离题万丈”。就是这句评语,激发他立志写好作文,以后,他天天钻图书馆借,借来有关作文的辅导书进行自学,写下读书笔记,又通过日记来练习作文,还有找老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中毕业考试,他的作文成绩一跃为90分,在全级四个班中名列前茅。自此,他的写作兴趣大增,开始自学语法、修辞、逻辑、古文等。也时有尝试投稿报刊,一投就二十年,竟无一篇被录用发表。但他没有灰心气馁,相反倍加努力学习和总结,觉得自已知识浅薄,仍须拜师学习。
1979年,佛山进修学院招生,他报名参加就考上了,经过三年的函授学习,取得了广东省师范专科函授中文大专毕业。19B6年起又连续五年在北京、河此、湖南等文学院和创作中心自费进行文学创作函授培训,,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结业。从此,他对写作知识和系统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提高。为文字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在学中写,又在写中学。这样一来,他就减少没必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充分利用休假和空闲时间,一坐下来就冥思苦想,写写划划。有时他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废寝忘餐,真是自讨苦吃的。
从1990年函授学习结束算,他从教二十五年中,就有八年是函授学习,可谓既当老师,又当小学生,花费不少精力。函授期间,他的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才陆续见报。这对他来说,终于迎来了文学创作的春天。
文学教学成果丰
父亲的职业是教育工作,文学则是他的业余爱好。他从教师到校长再到镇教育办,工作担子重了,多了。这样,他的文章只能用忙里偷闲的时间写的。更难得的是,他自学文学及创作,能够更好地配合本职工作,服务教学。他在教中学,又在学中教。取得文学和教学成果双丰收。
在教学上,他取得多项奖励和荣誉,主要有:市自学成才和岗位成才者,市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市首届普教科研成果奖,科研项目《中小学劳动基地实验》获市批准立项,全国中小学作文辅导优秀教师,国家教育部主管的《百家作文指导》杂志优秀通讯员,撰写《中小学德育评估细则》收入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材料之一。
在文学上,到目前为止,作品获得市和全国奖的有120篇,单获全国一等奖的就有37篇。这些作品的文体,以散文、诗歌居多,其次是故事、小说、歌词、对联,格言等。选入国内各种选本的作品有377篇。
从1998年至2022年的二十四年内,父年的著作己有13部出版,这样算来,平均不是两年就有一部著作出版,合计文字近300多 万字,可谓多产作家了,这里将其已出版的著作分类列下:
(一)文学类的有(按出版时间顺序排列,下同):
1、《旅游珠三角》(散文集,专著。1998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由中国作家成果报告会编委会评为“中国优秀人才杰出贡献奖金奖”。
2、《中外名人作文成功的奥秘》(故事评论集,专著,2005年由银河出版社出版。此书又属教学类)。
3、《中国现代作家文选》(文学作品集,编著。副主编,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4、《东方彩虹一蒋振炎钢笔诗歌集》(诗歌集,专著,2013年由中山市民众镇文联文学协会主办出版。此书又属艺术类)
5、《花繁果硕一斗门、沙溪、民众三地文学作品集》(文学作品,编著,主编。2015年由斗门、沙溪,民众三地文学协会联合主办出版)
6、《故乡之情》(散文集,专著。2019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7、《人生之旅》(散文集,专著。2021年由香港先锋诗歌协会出版)
8、《读书之趣》(散文集,专著。2022年由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出版)
(二)教学类的有:
1、《中小学业作文程序学练》(论著,专著。2001年由银河出版社出版。一套分上、中、下三册)
2、《新概念作文方法指南》(论著,专著。2002年由文艺出版社出版。评为全国优秀图书。
(三)史志类的有:
1、《沿江村风物记》(村史,编著,主编。 2014年由沿江村史志编委会主办出版)
2、《民众风物》(镇史,编著,主编。2019年由民众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文联联合主办出版) 。
(四)艺术类的有:
《钢笔字学与练》(论著,专著。2020年由民众镇文联硬笔书法编委会主办出版。手书版)
默默奉献赤子情
半个世纪以来,父亲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从逆境走过来了。且多才多艺,令人钦佩。因此名气也越来越大,但他保持平常的心态,戒骄戒躁,自知之明,知恩图报,为当地文化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九十年代初起,民众镇政府根据基础设施发展的需要,曾两次聘任父亲为镇道路命名领导组成员,全镇原有的路名,有的保留,有的更换,对于新建的路段则要确定新名。这些路名基本由父亲提出,经讨论同意而定。定后又由他据文说出原由,于是,他以当地的古迹古物、民间故事、景物新貌、新旧村名、名人诗句等的依据,填表上报,都获市批准。在规范道路路标和各种建筑物门牌的工作中,他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在领导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做得又快又好,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2005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召开全省镇级文学创作座会,中山市作协选派他为代表参加,凡参加会议的都写一份关于自身镇文学创作活动的总结上报。当时,他兼任镇文学协会会长,所以,他亲自写总结,题为《搞好农村文学,推动文化强镇》,在这次会议,评出先进单位12个,表扬单位14个。民众镇文学协会则评为表场单位,为我镇争得一份荣光,这和他的功劳分不开的。
2012年沿江村委特聘他为村史编委会副主任和主编,经两年多的共同努力,村史《沿江风物记》一书出版了。成为民众镇第一个村史有文字记载的村。由于沿江村的档案比较齐全,管理到位,被评为市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单位和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特级单位。随后,他提出编写镇史的建议,得到民众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于是,成立编委会,任他为编委会副主任和主编,为了保证搜集资料的真实性和编写的质量。他亲自编写辅导教材和讲座,并列出“古迹、地名、风俗、故事、特产、文苑、民歌”等七个编目来编号。终于,镇史《民众风物》在2019年正式出版,为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一向热心公益,也得到家人的积极支特。如为镇撰写向上级申报教育强镇、优美乡镇、文化遗产等总结报告,为有关单位庆典文字策划,举办青年写作(通讯员)培训班,进村校义教,撰写旅游区导游故事,下乡为村民写联作联等。尤其是退休后,仍担任了六年的镇体委副主任,而任文联副主席,党校教员直到现在,这一切都是义务去做的,且能尽心尽力做好。
他的著作出版,除了有一些销售外,其余大部分用作捐赠,一般捐赠类有关镇、村、社区、学校、文艺团体、企业单位等。到目前为止,他捐赠的个人著作有2万多册,折价达50多万元。这就起到了扩大读书人口,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带动效应。
以上一些事例,体现了父来这个赤子为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他和他的家庭被评为“中山市十大藏书家庭”、”书香之家”“广东省幸福家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国家文化建设贡献人物”等。2022年,《中山日报》记者采访他,将其事迹登载在“百名党员说初心“的专栏上。
蒋振炎,笔名东虹,广东新会人,现定居中山市民众镇。中学一级教师。曾任中山市文联委员,现任民众镇文联副主席、《民众文艺》主编。在国内报刊,发表过文学、教学和书画作品。有118篇获得省市和全国奖,有377篇入选于各种选本。有12部个人著作出版,其中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旅游珠三角》,由中国作家成果报告编委会评为创作献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个人传略收入《中国文艺家辞典》、《广东文艺家大典》等。
【作者简介】蒋笑娟,女,笔名竹天,广东省新会人,现定居中山市民众镇。本科学历,现任镇文联文学协会会长,《民众文艺》副主编。现为广东省诗书画联谊会会员,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获省市和全国奖的文学作品有11篇,书画作品有2幅。自编自版个人作品集《竹天诗文选》一部。
【学术总监】李桂山,广东省中山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现任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山市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其中书法作品《德以孝为先》荣获广东省书法展二等奖:书法对联《一代风华莹雪梦》入选广东六地市名录。
【学术总监】卢润祥,籍贯广东中山,区域调整后,现属新会。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际岭南画派学会副会长,国际五邑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现任中山市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特约单位】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山市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