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望月”和“双狮拜佛”的传说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 |
分类: 韶文化 |
http://s6/mw690/00328U9Xzy7iTleWmnX55&690
南岭国家森林内,最高的山峰是石坑崆,(又名猛坑石,古称韶峰),位于湘粤交界处,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素有“广东第一峰”之称。石坑崆高出云外,神秘莫测。因传南岭是观音菩萨造就的一方净地,因而又充满灵气。那些奇峰怪石,在古代的神话中,都是神仙或精灵所变:石坑崆顶椭圆的石墩,是观音菩萨的灵龟的化身,西面峰顶的蛙形巨石“金蟾”,本是月宫中的神仙,南面山一双狮形石山,原是一对凶猛的狮子。
每逢杜鹃花开,那灼艳艳盛开的色彩绚丽、气势壮观的花朵,一朵朵、一丛丛、一堆堆、一片片如跳动的火苗一样鲜红。微风吹过,浓香弥漫,老人和壮士就陶醉其中,花丛对诗,品茶赏月。但奇怪的是,每每谈到天上的月亮,壮士就心事重重。原来,壮士本是月宫中的神仙,因一次蟠桃会上,醉后失态,调戏了天宫仙女,触犯了天条,王母娘娘盛怒之下,将其变成奇丑的蟾蜍,贬入南岭石坑崆脚下。蟾蜍悔恨莫及,他变成一个金蟾壮士,过起隐居生活,以载花种树,绿化山林弥补自己的过失。也记不清什么时候,他遇上了乌龟变化的灵龟老人。灵龟老人对他的来历知道得一清二楚,于是常常与他作伴,干活间歇或无事之时经常与他到中天棋台下棋。
灵龟老人走了,少年也要赶路回家。走没多远,见路旁坐着一个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老头,看到少年从这边走来,伸出手说:“我已三天没吃一口东西了,给我点东西吃吧。”少年虽然年岁不大,但心地善良,看到老头可怜,就取出一个玉米饼递给他。老头狼吞虎咽三口两口就吞了下去。不等少年离开,老头又说:“我实在太饿了,一个饼子还不够填肚角,再给我一点吃吧。”少年见他饿成这样,于心不忍,又拿出一个玉米饼递给老头。老头接过饼子,头也不抬,转眼功夫又吃完了。少年正要赶路,没想到老头又说:“救人救到底,上树上到尾,我肚子还饿,再给我一点吧。”少年这下犯难了,家里还有父亲呀!但又一想,可怜的老头,三天没吃东西,也确实饿得慌,于是把剩下的一个又给了老头。老头吃完后站了起来,对少年说:“好小子,谢谢你啦。”说完一瘸一拐地走了,没走几步,忽然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少年急忙上前扶住,并说:“老人家,我送送您吧。”老头也不推辞,就让少年搀扶着走。走了好一段路程,少年终于把老头送回了他的住处。只见这里山泉潺潺,绿竹苍翠,花香鸟语,绿树丛中有一座小院,洁净的台面上摆放着画纸和画笔。老头叫少年进屋坐会再走。少年走进院子,一眼看见画笔,羡慕极了。心想:“我天天画画用的都是破笔,如果有一支这样好的笔该有多好!”正想得出神,就听老头说:“好小子,你给我饼吃,又送我回家,我没什么送你,就送一支画笔给你吧!”少年十分高兴,接过老头送他的画笔,蹦跳着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父亲,父亲听后说:“孩子,你遇上仙人了,那是一支宝笔呀!”少年听父亲这么一说,立即拿起画笔,在桌面上画了三个玉米饼,一刻工夫,画饼就变成真饼了。打这以后,少年画鱼会游,画鸟会飞,画什么是什么。
忽然有一天,五指山下来了一只凶猛无比的大狮子,它吼声震天,
吞云吐雾,喝干井水,吃掉庄稼,闹得南岭周边百姓惶恐不安,但又奈何不得。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少年灵机一动:何不画一只比这只活狮更大的狮子对付它。事不宜迟,马上找来三丈九尺长的白布,少年足足画了三天三夜,终于画成了一只凶猛大狮,村人备好香烛鞭炮,午时放狮。随着鞭炮轰鸣,画狮突然从白布中冲出,与真狮撕打起来。刹那间,狂风呼啸,山鸣谷应,尘土飞扬,天昏地暗。两只雄狮从午时斗到晚上,从山外斗到山里,最后来到石坑崆下。此时,从紫云山上射来一道金光,两只狮子抬头望时,见观音菩萨高高立在紫云山巅。两只狮子一见观音菩萨,立即停止了打斗,乖乖伏地膜拜。原来,那只真狮是天上百兽园中的神狮,偷出园门跑下界来。少年画的那只狮子,因画笔是灵龟老人变化的老头所赠,也是一只充满仙气的灵狮。观音菩萨收伏它们在南岭修炼,5000年后转回天界,肉身变成了两座山,这就是人们现在看到的“双狮拜佛”。
灵龟老人觉得宝笔过于神通广大,少年乃一介凡人,天长日久恐生出事来,于是收回了九分灵气,变成只能生财致富的画笔。灵龟后来也被观音召唤回天,肌壳在石坑崆峰顶变成了石墩。
再说金蟾壮士,没有了灵龟老人相陪,每到夜晚,就变回蟾蜍,爬到石坑崆西面峰顶,遥望着空中的月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金蟾真身早已仙返天庭,肉身化作一块蛙型巨石,蹲坐山上仰望天空,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天上人间之感悟,成为石坑崆“金蟾望月”奇异的景观。
———————————————————————————
口
林兰英、(95岁、大桥人)
黄石养、(71岁、大桥神仙坪人)
黄宜华、(61岁、阳山太平洞人)
流传地区:南岭周边的乳源大桥、阳山太平洞地区
收集整理:许化鹏
收集时间: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