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魁宝——至美对联,和合文化
整齐美、对称美、音乐美等和谐美
我从接触对联、了解对联,到爱好对联乃至创作对联,已经有若干年月了,最近出于求精的考虑,借了甚至买了对联方面的书籍,先把梳理总结的有关对联最核心的部分,即“对联的特点和要求”归结如下,以作为对联爱好者借鉴之用。
我把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联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对联的要求。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对偶,此外它还具有以下几点:
(一)民族艺术
对联是只有中华民族,确切的讲,只有汉语语言才有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和语言所没有的。
这种独特性又源于两点,一是形式上的民俗,即挂桃符过春节:二是本质上的汉语,即汉字是不同世界上其他各国各族的文字,是方块字,具有象形会意等特征,每个字能单独成立,且多数字只有一个音节,代表一种意思;这种特性,为对联能够形成方正、整齐、清楚、成双成对的对偶字数、章节、句式、声调、内容提供了条件,举本人拙作为例:
碧天新月穿云出,
沧海征帆破浪来。
父望如天,期望儿孙揽日月;
母恩似海,施恩血脉泽乾坤。
喜相逢,把酒擎杯,应谢明月清风解人意;
兴感慨,登高望远,还劳浮云飞雁寄我情。
再举前贤名作为例
三间东到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弟忠信礼义廉。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开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奈何之运,缺憾还诸天地,是破格完人。
由于对联最早起源于民间风俗习惯,最终又回到群众中,因此对联既是文坛看重的高雅文学,又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他还会长久流传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