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a5a9bcfdtce8e5c7d6198&690
2012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口号是“保护我们的未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社会对于糖尿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借此机会,再说说糖尿病的话题。
糖尿病(D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有一定遗传倾向的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功能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多见,且反复发作,由于其合并症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病死率很高。目前强调,糖尿病应坚持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治疗糖尿病好比是“五匹马一套车”,即平常所说的“五驾马车”,分别是教育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及自我监测。下面就具体说一下这五匹马:
一、教育与心理
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能使糖尿病患者掌握自己的情况,将每天日常的自我监测和训练与其生活相结合,而不是让病情压倒他们并制约其生活,还可以帮助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代谢控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外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可以降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
由于社会心理问题可影响患者及其家庭对糖尿病治疗工作的配合,从而影响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程度,因此应当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实施。
二、饮食治疗
对于糖尿病来说,饮食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维持最好的代谢水平,预防和治疗慢性并发症,最终提升健康水平。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还可保证正常发育并维持较强的体力活动。
饮食治疗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需要摄入的热量取决于
4个因素: 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和年龄。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随意增减食量,才能达到血糖稳定。多餐少餐,包括早、午、晚三餐,必要时可在正餐之间及睡前加餐,以减少因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的机会,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2、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低糖饮食。糖类食物会被身体吸收的很快,令血糖迅速上升。应多食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及蔬菜等。
3、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因为高血脂与高胆固醇是引致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尤需注意。
4、控制体重,以改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水平。
2
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常常处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饮食控制不宜过于苛刻,一般来说,每个月下降 2 ~4kg, 3
~6 个月内体重下降5% ~ 10%为宜。
需注意如下问题:
1、根据个人需要来进行改变,考虑个人喜好、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尊重个人愿望和意愿。
2、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该考虑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的目标为在整个妊娠期总体重增长10~12kg为宜,但应避免热量摄入过低而发生酮症。
三、运动治疗
运动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重要,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并维持体重,长期规律的运动还能够改善脂代谢异常并降低血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运动治疗效果虽好,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的频率和时间为每周≥150 分钟,达到 50% ~ 70%
最大心率
2、选择适宜自身强度的运动项目。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建议:运动时要调整食物及药物,并随身携带糖类食品。
3、血糖高或存在尿酮体阳性时不建议运动。
4、肾病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会增加蛋白尿,加重病情。
5、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也应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可能会引起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出血。
四、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多个方面。如果合并并发症,还应该对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具体的治疗,需要遵从内分泌专业医师的指导。
五、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以及并发症方面的监测,并且提倡血糖和血压的自我监测。较为理想的是: 每 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0.
5~1年检测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大血管超声等。对于 1 型糖尿病的患儿,还应监测其生长发育的情况。
患上糖尿病并不可怕,按照五驾马车执行吧,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了,备好知识心理并坚持,将来定会慢慢远离它!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Q Q:
56736280
邮箱:julialsm@126.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