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特殊句式归纳
(2014-05-27 09:03:36)分类: 文言文阅读与技巧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特殊句式归纳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荆轲刺秦王》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6.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7.欲与 (之) 俱 (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
8.待吾客与 (之) 俱 ( 往 )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 (省略句)
10.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省略句)
11.乃 (穿) 朝服,设九宾 (省略谓语) (省略句)
12.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13.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4.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5.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6.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7.而 (按) 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 (省略句)
18.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鸿门宴》
1、判断句
2、倒装句
3、被动句
4、省略句
六、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还要……干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必修二
《兰亭集序》
(一)判断句
①
②
③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赤壁赋》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游褒禅山记》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一)判断句
①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②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三)省略句
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劝学》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②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过秦论》
(一)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余威震于殊俗
②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③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④ 锄樇妫氰澯诠酬わ∫
2.宾语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② 陈利兵而谁何
(三)被动句
①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②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③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④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师说》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 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判断句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 拜送书于廷(于廷拜送书)
② 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③
使不辱于诸侯(使不于诸侯辱)
2.宾语前置句
何以知之(以何)
3.定语后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中心词+定语+者)
(三)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被)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
(四)省略句
①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代词“之”)
②
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代词“之”)
③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介词“于”)
④
请奉盆缶(于)秦王。(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请于秦王奉盆缶)
⑤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介词“于”)
(五)固定句式
1.孰与 / 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 / 吾与徐公孰美 / 孰与君少长
2.独……哉:难道……吗,表反问
例:独畏廉将军哉
《苏武传》
(一)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二)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
(2)为降虏于蛮夷。
(3)何以汝为见。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
(三)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3)皆为陛下所成就
《张衡传》文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未尝闻之)
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
(2)状语后置
① 果地震(于)陇西
3.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⑦而自令见放为
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① 果地震(于)陇西
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 将有事于西畴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
复驾言兮焉求
②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
皆口腹自役
(三)被动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
遂见用于小邑
(四)省略句
①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②
稚子候(于)门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
④ 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
例:载饥载渴
《滕王阁序》
④ 王将军之武库
3.状语后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逍遥游》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② 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③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④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⑤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陈情表》
(一)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实为狼狈
5.本图宦达
(二)介词结构后置句
1.急于星火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三)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不被允许)
(四)省略句
1.谨拜表以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2.具以表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3.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兼语:主语和宾语)
4.除臣(为)洗马(省谓语)
5.少仕(于)伪朝(省介词)
(五)固定句式
1.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既……终……:既……又……;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