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特殊句式归纳

(2014-05-27 09:03:36)
分类: 文言文阅读与技巧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特殊句式归纳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夜缒而出

(烛之武)许之

(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荆轲刺秦王》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6.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7.欲与 (之) 俱 (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

8.待吾客与 (之) 俱 ( 往 )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 (省略句)

10.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省略句)

11.乃 (穿) 朝服,设九宾 (省略谓语) (省略句)

12.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13.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4.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5.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6.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7.而 (按) 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 (省略句)

18.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鸿门宴》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亡去不义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吾”)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

六、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还要……干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必修二

《兰亭集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终期于尽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2.
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赤壁赋》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游褒禅山记》

(一)判断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一)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断)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   

   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

(三)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

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这跟……有什么不同呢)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劝学》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过秦论》

(一)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锄樇妫氰澯诠酬わ∫

2.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利兵而谁何

(三)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师说》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 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也)

  我为赵将(为,译为“是”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拜送书于廷(于廷拜送书)

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使不辱于诸侯(使不于诸侯辱) 

2.宾语前置句

何以知之(以何)

3.定语后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中心词+定语+者)

(三)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于,被)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

(四)省略句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代词“之”) 

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代词“之”)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介词“于”) 

请奉盆缶(于)秦王。(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请于秦王奉盆缶)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介词“于”) 

(五)固定句式

1.孰与 / 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 / 吾与徐公孰美 / 孰与君少长

2.独……哉:难道……吗,表反问

例:独畏廉将军哉

《苏武传》

(一)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二)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

(三)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全家被杀)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

《张衡传》文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否定句宾语前置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未尝闻之)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

(2)状语后置

果地震(于)陇西  讽议(于)左右

3.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举(被)孝廉不行   连辟(被)公府不就  兵(被)挫地(被)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而自令见放为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果地震(于)陇西  讽议(于)左右

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告余以春及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皆口腹自役      (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

(三)被动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遂见用于小邑   (见,被)

(四)省略句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省介词“于”

稚子候(于)门                    (省介词“于”

(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     (省主语“余”

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省主语“余”)      

(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

例:载饥载渴  载歌载舞

《滕王阁序》

 1.定语后置句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孟学士之词宗

王将军之武库     等终军之弱冠    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句

 童子何知

3.状语后置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空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③是所望于群公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窜梁鸿于海曲  屈贾谊于长沙

《逍遥游》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陈情表》

(一)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实为狼狈

5.本图宦达

(二)介词结构后置句 

1.急于星火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三)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被……缠绕) 

2.则告诉不许(不被允许)

(四)省略句 

1.谨拜表以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2.具以表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3.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兼语:主语和宾语)

4.除臣(为)洗马(省谓语)

5.少仕(于)伪朝(省介词)

(五)固定句式

1.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既……终……:既……又……;既……也……   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