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闻儒老师诗让我长知识

(2022-10-09 14:30:53)

读陈闻儒老师诗让我长知识

吴世干/2022,10,6

9月份《未名诗稿》肖老师编辑完毕,又发给我看看,有幸拜读陈闻儒老师次韵清人黄景仁《绮怀》十六首,太棒了!拜读学习!洋洋十六首哇!且高质量!佩服!佩服!

   其第十一首,陈老师认为原作四、六句重韵,都是“升”,便将第六句韵脚改为“蒸”。

   那么,原作是不是重韵了呢?网上查得: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我想:这么有名的诗人,一般不会犯重韵这类低级错误的。于是,我继续在网上查其原作,终于查到《绮怀》十六首之十一: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其四、六句是不同的两个字。查《佩文诗韵》下平声“十蒸”:昇、升二字并列挨着。说明两个字是有区别的。

   我又查《辞海》:升、升(昇)单列,从举例看,升、昇二字是有区别的。

   我又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注明:斗升的“升”只写作“升”。太阳升的意义、升平的意义写作“升”或“昇”。我的理解:斗升作名词、量词只能用“升”;作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升”或“昇”。

   因此我认为:因为汉字简化“升”与“昇”变成了一个字,但古汉语是有区别的,不能认为《绮怀》十六首之十一是重韵。

读陈闻儒老师诗让我长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