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对于女儿的元角分的换算大伤脑筋,简单的单名数换算还行,遇到有运算的时候,脑袋是一片浆糊了,原以为讲几道题就能明白,可是,算钱这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算是个难点,再加之平时没有加强对这方面的生活联系,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在超市买东西,都是女儿去付钱,可是我们并没有去引导她把每样东西加起来,再算算总价,总是拿钱直接给她,她更是不用算,收银员阿姨找给她钱就是了。看着她每次把1元换成1角钱那冲口而出的样,恨不得一巴掌打去,为什么要那么快说出来呀,为什么不能想想再说。难道真的自己的女儿智商不如别的孩子,接受能力强,也许是吧,她是慢热型的,一旦弄懂了,什么就明白了。
我现在的心态没有上学期那么着急了,急起来时,对她又吼又叫,从她那眼神里看出,她是怕我的。我自己也在反思,是教育者,不要急功近利,不能只看眼前,我们要着重培养什么?是只学知识的“书呆子”?还是适应社会的,有一定创新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有一颗学习的劲头,不厌倦学习,不知难而退,女儿才一年级,我在慌什么?自己太“随波逐流”了。女儿能说出1元等于1角,刚开始我很气愤,但没有表现出来,心里怒火熊熊,边给她讲1元=10角,为什么等于10角的道理,又在想为什么女儿,可能还有很多甚至更多孩子,都会有想法,还是由于大脑里没有1元等于10角的一个表象,即本质的概念。1元是10个1角组成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1元、1角、1分,把这三个换算弄懂,也就没有什么难事了,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应着重让孩子数、拼、摆。
女儿说出1元=1角时,我拿着1元钱和1角钱,让她看,它们相等吗?她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是10角,我还就此不罢休,让她摆出10角来,其实这里家长应该多多准备学具,光凭一套每个钱币只有一张,怎么让孩子建立感观,我下意识知道是我自己,做为家长没有做好,我就拿了很多A4纸,让女儿和我剪了很多张1元、5元、10元、20元、2元等各种面值的,女儿也饶有兴致地写起面值来,她边写边数,1个1角、2个1角、3个1角,妈妈,我知道,10个1角是10角,10角是1元,不但让她数,还把1元和10个1角摆放在一起,她很激动地说,它们一样大,它们一样多。后来我又让她用同样的方法来数和摆1角和1分的关系,最后让她用手指头代替,1个手指头就是10分,先数一数有几个10分,10个10分是100分,10个10分是10个1角
即1元=100分。也许在这三个环节花的时间比较多,我觉得不用害怕花时间,如果这里不花时间,后面很多的练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讲解了。
女儿元角分的换算讲了一个晚上,后来的换算我没有教她,她能够又快又好的换算出来。对于拿10元,去买5元8角的东西,在这里她又没有辙了,我有时真是生气,她到底听课了没有,我先是按照教材的讲解,不够减,借一做十去减角,剩下的元减元,她始终要把10元去减8角,她觉得10元比8角大为什么不能去减8角?我说单位不统一,后来我自己没辙了,想了一个俗的讲法,元就像喜羊羊、灰太狼,角就小灰太儿狼,灰太狼是不是总想找喜羊羊麻烦,每次都想让喜羊羊和它决斗,有一天喜羊羊10个,又有3只灰太狼,8只小灰太狼,10只喜羊羊就要派1只喜羊羊和8只小灰太狼挑战,这1只喜羊羊要当做10只小灰太狼,那你说挑战之后还有几只小灰太狼,2个,嗯这2个就代表2角,那剩下几只喜羊羊和几只灰太狼,9只-3只=6只,这6只就代表6元,明白没有?今天出去买酸奶,我就叫女儿算一算,拿5元就找回几元,她一口说出5角,我问为什么,她说5角+5角=10角,10角和4元凑成5元。我欣喜摸摸女儿的头,是呀,教育不是刻意进行的,应该就在生活中,也应该坚定,十年树人,百年树木的信念,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都可以对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