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014-09-24 19:35:52)
标签:

佛学

分类: 国学美文赏析

有子是孔子的大弟子,这在前面也介绍过了,他说礼的作用,用出来的时候,要和为贵,以和为贵。礼虽然是有种种规定,讲规距,但是要用出来的时候,要讲究一个字。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指的就是在这以前,孔子、有子这个时候是春秋时代,春秋时代还是周家的天下,但是这个时候是东周了。东周以前是西周,西周开国的天子武王,武王的父亲是文王,这就是先王。在这以前这是周朝,周朝以前商朝、夏朝,每一朝开国的天子都是圣人。中国的历史,讲历史的时候,从三皇五帝讲,三皇后来是五帝。五帝,伏羲氏、神农、黄帝、尧、舜,这就是五帝。从夏开始,夏、商、周三代,他是讲王了,叫做三王。先王之道,就是讲这个三王,虽是讲三王,实际上连五帝都包含在内。就是从自古到春秋这个时候,讲到先王之道,用礼,礼用出来的时候,要讲这个字,所以先王之道,斯为美。礼用,以这个为美,美就是美好的一种功用。

下面这两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无论是小事,是大事情,由之,都用的话,还有些行不通的。有所不行,也有一些行不通的,不能够这么作。小大由之,这个字,就是作用字讲,意思就是说,无论小事大事皆用礼,都是用礼。皆用礼,就这章经文法来讲,前面开头讲四句话,是一个总说。礼用出来要用先王之道,斯为美,这两句话赞美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意思就是说,无论小事大事,都用这个而不用,这样办事情,有时候办不好而行不通。你办事情,总之不是一个人办的,总要很多人帮忙。对于这些人,你完全只讲规距,很严格的讲规矩,不讲和气的话,你待人待不好。所以对于事情,有所不行,你待人待不好,事情就办不好。所以就一个国家来讲,就一个团体的领导人来讲,一个国家的君主,你把国家治好,你对于你下面那些大小臣子,古时候讲礼,就等于现在讲法律,讲一切的规矩,规矩是必须讲的。

但是讲规矩的时候,你对待那些臣子,你是个团体的领导人,比如说是一个工厂的老板,你要待你的部下,待你的员工,都要用和气,让大家感到一团和气,才能够把事情办得好。如果不讲和气,只用礼只讲规距,作臣子也好,一个团体里的员工也好,虽然他不能不照你的规矩来办事,但是你要他全心全力的,甚至于超过你规定的工作来办的话,你要完全讲规矩,不讲和谐的话,这个办不到,你要讲究和谐。自古以来,领导人你怎么领道,领导要领导人心,作君主的话,领导朝廷里大小臣子领导他们的心,让他的心来服从你,敬佩你,那你就要讲和气了。一个团体的老板也是如此,你待员工,你不能说,你拿了我的薪水,你必须按照我的规定来做事情。不错啊,他拿了你的薪水,拿你的工资,当然要按照你的规定来办事。但是你不讲和谐,你没有使他心悦诚服的,来敬佩你的话,他就只能按照你的规矩,规定来办事情。规定以外,他就不会额外的来付出他的劳力。反过来说,你能够抓住你的员工的心里,你规定他一天办公八个小时,他甚至于在下班以后,他自动额外的来加班,甚至于加班之后还不要你的加班费,这个就算你待人成功了。反之,不如此待人的话,完全讲规矩有很多事情是行不通的。这是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下面,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就是在照应这一段。你知道和这样可贵,和既是这样可贵,你待人要带他的心理,让他从心里面对于你,都会敬佩、服从你。可是呢?知和而和,一切都讲和谐,不以礼节之不以就是不用,不用礼来节制来限制,亦不可行也,这也是不可行的。你专门用,不用规矩来做一个节制的话,也不可行。就拿一个君主在朝廷里上朝来讲,他规定什么时候上朝,规定什么时候退朝,下班,这就是礼,有个规矩。你如果是只讲,朝廷里那些臣子随时,没有时间限制,随时来、随时去,这就是不用礼来节制的话,这就乱了。虽然是君臣一团和气,一团和气是不错,你在上朝的时间,没有一个节制,没有一个时间规定的话,那就乱了,所以说亦不可行也。其它民间一切的团体,一切的领导也是这个道理。

这一章经三段,开头一段是总说的,用礼来办事情,礼是主体,用要讲究和谐,这是总说。用礼、用和是先王之道,先王治理天下,就是用礼用和,这是值得赞美的。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只用礼不用和,是不行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只用和而不用礼来节制的话也不行。这两方面照应,照应就是上面礼需要讲求,但是用出来的时候要,这三段章法清清楚楚的。第一段是个主体,第二段、第三段分开来讲,也可以说就是解释,第一段礼之用和为贵,用二段三段解释清楚,才知道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中道不能偏。偏什么呢?专门用礼而不讲和气,偏了。专门讲和谐而不用礼,也偏了。两边都不偏,讲究中道。

古时候有人注解,讲这指的是讲音乐,和是音乐,因为音乐是讲究和谐,但是在这里讲,这个和不是指的音乐,就是讲这个和谐。我们学了这章经,虽然古时候是作天子,作诸侯,我们今日之下没有天子没有诸侯了,就是用在政治上面。用在政治上面,也许我们没有从事政治,但是有子讲的这个话,符合圣人讲的话,跟孔子讲的话一个道理。圣贤讲的话是一体万用,用在政治上,治国平天下是如此,是这样用。一般人你治家,就是齐家,在外面办事情,你开一个工厂,组织一个公司,你是这个公司的老板,是工厂的老板,你也应该这么作。

你就是家庭,在家里作个家长,家里也要讲规矩,在家里讲规矩,也不能说是只讲规矩,家里和谐的气氛一定要讲的,这个算是一体万用。再讲到修道,论语后面有讲,后面讲孔子说志于道,讲到后面游于艺,游于艺那个艺里面就有礼乐,讲礼。修道也是从礼上面修,礼就是讲规矩,我们自己的行为,一切都要循规蹈矩。自己日常工作,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吃饭,这看起来好像这是最平常的事情,平常的事情习惯了,一切都有规矩,都有程序了,就是帮助我们心里有了定工夫。一切行为上不乱,日常生活工作,都有一定的规矩的话,有次第而不乱的话,这就训练自己有了定工夫。有了定功才能够开发自己的本性,所以修道也是从礼上面修,从礼上面修是不错,把这个规矩,自己来应用。应用的时候,自己要轻松愉快,轻松愉快就是和,一切作息起居,虽是合乎规矩,合乎礼。就在规矩之中,自己感觉心理照着这样做的时候,感觉非常轻松自在,这是礼之用和为贵。特别是自己修道,不要表现出来,自己心里那么沉重,自己修道也是用,用礼用和。用礼用和的话,自己轻松是不错,规矩是要守的,生活的秩序不能乱,一切不能随便,就是在自己轻松愉快之中,按照程序起居作息,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圣人告诉我们,怎么样修道,我们就在日用寻常之中,按照圣人所讲的方法我们去修行,这样的修行,你愈是这么做,愈是感觉用功夫,用得很有效果。这章经有子讲的,用在各方面都是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