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读·伊尹汤液经》后感
1.班固(公元32----92年)《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的记载。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公元215-219年)《伤寒论)
3.皇莆谧(215---282)《针灸甲乙经》序中: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4.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辅行诀》。
杨绍伊依据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论广”二字,广求考证认为张仲景《伤寒论》脱原于《汤液》,显然《汤液》脱原《神农本草经》。
杨先生终其一身之研究无助中医学之发展。反而为了说明《汤液》就在《伤寒杂病论》里面,将原本就千年沉淀后的经过无数医家释疑解惑,本就难懂的《伤寒论》搅的乱七八糟,终其身没有提出更让后学明了的东西。不如胡希恕先生终其一身之研究提出了让后学更明了,更简洁,更易于掌控六经,使的中医学更便于操作;其功可盖汉以后伤寒诸家。理论无论多么精湛,在实践中不可操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2016-6-24《中国中医药报》:
|
|
本报讯 (记者海
霞)近日,全国伊尹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商丘市举行。国医大师张大宁、唐祖宣,著名文献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等围绕弘扬伊尹中医药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孙光荣为研讨会题词。
张大宁从伊尹创制汤液对中医药的贡献,谈到中医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并结合临床传授临证经验。钱超尘以其几十年中医药文献研究的翔实资料,进一步论证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据伊尹所撰的《汤液经法》成书,其传经之功具有历史意义。
伊尹是商代杰出的政治家、烹饪家、医药学家。他将烹调技术与养生相结合,创立食疗方,开后代“药食同源”先河;他创制汤液,提高了药效,标志着方剂的诞生。伊尹被称为中华烹饪鼻祖、中药汤剂创始人等。据考据,《伤寒论》中许多方剂都源于相传为伊尹所撰写的《汤液经法》。
研讨会期间,伊尹中医药文化联盟成立,参会人员参观拜谒了伊尹祠。
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图书编辑出版信息分会主办,商丘市中医院、商丘市中医药学会承办。
|
|
所有的依据就这几句话:“皇莆谧(215---282)《针灸甲乙经》序中: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伤寒卒病论集》却只字未提“伊尹《汤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