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古缘清阁:茶叶末釉鉴识

(2024-03-29 18:29:32)
标签:

转载

分类: 鉴赏


[转载]古缘清阁:茶叶末釉鉴识

唐代茶叶末釉点彩灯盏(藏友发详收藏) 。

这件唐代茶叶末釉点彩灯盏,器型规整,釉色滋润,胎色细白,应是北方窑口如巩义窑烧造。口沿和灯托边沿,施以白色点彩,以及底足用绳子勒削的手法,都是唐代的工艺特征;黄色结晶斑点均匀分布在黑褐色地釉上,是经典的“鳝鱼黄”釉色。这件实用器表明,早在唐代茶叶末釉色已经烧造的非常精美。

唐朝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时期。唐朝的强盛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富足殷实,唐帝国的威仪尊崇等方面,而且也反映在烧瓷业的快速发展上。唐朝国力的强大,开创了我国陶瓷工业的崭新局面,让后人叹为观止的越窑“秘色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就出现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对陶瓷产品的需求和对外贸易的增加,制瓷业迅猛发展,“南青北白”齐头并进,官办、民办遍地开花,出现了剔花、划花、镂空、堆塑等工艺,釉色也有单色釉向多色釉发展,茶叶末釉就是其中广受宫廷和民间喜爱的一种典型瓷种。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氧化焰或还原焰烧成。 茶叶末釉,从汉代就有了,到唐代时渐成熟,宋时完美,清乾隆时达到顶峰。 

茶叶末釉在唐宋时期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棕黑色底中泛现一种错落自然,金光灿烂的黄色晶点。茶叶末的烧成难度较大,低温阶段用氧化气氛烧制,到980℃左右以后,若转为还原气氛烧制,则发墨绿色晶点俗称"蠏甲青"。若继续氧化烧成则发黄色晶点俗称"鳝鱼黄"。

  关于茶叶末釉,《陶雅》中是这么说的:"瓷以黄黑相间者,谓之茶叶末。其黑色较浓,而又有黄色碎点於底足内外围绕一遭。瓷致活泼者,则谓之鳝鱼发"。

  唐代茶叶末釉点彩灯盏(藏友发祥收藏)

茶叶末釉实际上是一种结晶釉,晶体很小,呈黄色或黄绿色,主要分布在釉层表面,表面层下面是黑色底釉。古代茶叶末釉色调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配方和烧造工艺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

唐代茶叶末釉点彩灯盏(藏友发祥收藏)

唐宋茶叶末地釉多为黑褐色,结晶体多为黄色。元代以后茶叶末地釉为多种色调,结晶体多为黄褐色或黄绿色。

  上图,唐茶叶末袖点彩灯盏(藏友发详收藏)。

古人都是采用常年沤制法生产茶末釉水,其特征是黄色或黄绿色矿粒有棱有角,多呈扁平状。经高温熔化,因物以类聚,多个黄色或黄绿色矿粒会聚合在一起,加以深色地釉的衬托,形成一朵朵黄花很好看。

  唐茶叶末釉点彩灯盏微观图1

唐宋时期的茶叶末釉,釉水很细腻,能形成一朵朵米兰式样,花边发白,花心发黄。加上釉面光线折射,煞是诱人。

  唐茶叶末釉点彩灯盏微观图2

现代仿品,因是机器粉碎的釉料,细粒呈圆团状,故呈现不了花瓣形。故,新老陶瓷也一目了然。

  唐茶叶末釉点彩灯盏微观图3

这件唐代茶叶末釉点彩灯盏,器型规整,釉色滋润,胎色细白,应是北方窑口如巩义窑烧造。口沿和灯托边沿,施以白色点彩,以及底足用绳子勒削的手法,都是唐代的工艺特征;黄色结晶斑点均匀分布在黑褐色地釉上,是经典的“鳝鱼黄”釉色。这件实用器表明,早在唐代茶叶末釉色已经烧造的非常精美。

下图,唐代茶叶末釉观音纹双龙耳盘口偏瓶微观图。黄色结晶体不仅体态大,而且花形完整,颜色美丽。

下图,唐代茶叶末釉观音纹双龙耳盘口偏瓶

下图,唐代茶叶末釉观音纹双龙耳盘口偏瓶

下图,宋代茶叶末釉兽耳六棱尊微观图。与唐代茶叶末釉相比,宋代的黄色斑点结晶要小的多,但花形完整,有棱有角,黄色明快可人。

下图,宋代仿青铜器茶叶末釉贴塑兽面鼓钉洗。

  下图,宋古铜釉文曲星神仙塑像微观图。

茶叶末釉,从釉色看,宋以前的以褐色地釉黄斑点为主,清代以偏绿者居多。古瓷中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宋古铜釉文曲星神仙塑像微观图。

仿古铜釉,是由茶叶末釉演变而来,结晶斑细小,呈黄绿色,远处望去釉色呈古铜色,非常比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