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華夏著名古橋(一)
| 分类: 地理 |
地坪風雨橋
位於貴州省黎平縣地坪鄉,俗稱花橋,始建於清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歷史上曾多次修葺。橋長57.61米,寬5.2米,該橋橫跨南江河之上,橋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青石橋墩支撐木梁結構的橋身,其下部有兩排各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連成一體,架通兩岸。杉木大樑上平鋪杉木橋板,二十多排圓柱,用枋木交織,壓排穿榫連接成一體,形成長廊,橋廊兩側設1米高的梳齒欄杆。欄杆下面有一層外挑1.4米的大桃簷,既美化了橋身,又可保護下面木構件免於雨淋。橋廊內設有長凳,即可便利行人通往,又可供行人小憩避雨、乘涼、會友、迎賓送客和觀賞風景,是一種多功能的侗族建築。
橋上建三座橋樓,中樓形似鼓樓,五重簷四角攢尖頂,被稱為橋上鼓樓,高10.2米,兩端橋樓為三重簷四角歇山頂,高5.8米,橋廊屋脊上泥塑熬魚、雙龍搶寶、雙鳳朝陽,中樓四柱繪青龍和鳳凰,栩栩如生,壁板穿枋上繪有民族風情、歷史人物故事彩畫和卷草花紋、楹聯等。整座花橋結構巧妙,哂酶芨肆W原理,大小柱、枋、檁、凳、欄杆,全部用杉木穿榫構成,不用一釘一鉚。建築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工藝精湛,雄偉壯觀,造型結構居全國之首,展示了侗族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為侗族人民的智慧結晶。由於地坪風雨橋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四日黎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