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苦石头
苦石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80
  • 关注人气: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田黄玉、黄龙玉、田黄的不同(转)

(2023-02-04 10:43:04)
分类: 鉴赏

和田黄玉、黄龙玉、田黄的不同

 


1、产  地:
和田黄玉:产于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且末地区,极为稀少,是和田玉中的一种珍品软玉
黄 龙 玉:产于云南“龙陵”黄蜡石中达到宝玉石级别的黄玉髓叫“黄龙玉”。
田    黄:产于福州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明清以来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

2、特  点:
和田黄玉:和田黄玉内部呈现棉絮状与纤维丝状的结构,有别于黄龙玉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其他软玉所不具备的。
黄 龙 玉:具有“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摩氏7度)、寿山石之柔韧”。黄龙玉会出现砂金效应和水草花,是田黄石所没有的。
田    黄:具有最典型的特征“萝卜纹”(黄龙玉不具备萝卜纹状细纹),表皮有红色格纹即“红筋”,田黄独有的外观特征。

3、成  份:
和田黄玉:主要成份以透闪石为主。
黄 龙 玉: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白云母等,另含有铁、铝、锰等金属元素及40多种微量元素。
田    黄:主要成份有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

4、结  构:
和田黄玉:内部呈毛毡状交织结构(棉絮状与纤维丝状的结构)。
黄 龙 玉:内部纤维呈现岩石结构或排序混乱无层次(不具备和田黄玉的纤维结构),呈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构造、环带状结构
田    :由细腻的隐晶质(石英质)玉髓组成,其石英的颗粒非常微小,肉眼不能分辨。
(注:石英跟普通砂子、水晶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5、颜  色:
和田黄玉:和田玉黄玉通常有微量铁盐蚀变透闪石岩形成。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致色元素以二价铁离子为主。黄色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为稳定的黄色三氧化二铁,长期侵染所致。颜色匀和,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黄口料是对黄绿色和青黄色调和田玉的统称,颜色也是原生的,由于颜色过于偏绿色或青色,达不到黄玉的标准)、(黄沁籽料的颜色是次生的,由后期沁入的三价铁离子浸染致色,颜色由外致里逐渐变浅,硬度远低于黄玉原生料。黄沁料标准里叫做糖玉,不能出具黄玉证书)、(在划分糖玉和黄玉这一点上,鉴定分类时考虑的是将原生色的划分为黄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划分为糖玉)。黄玉以黄色为主色调,黄玉颜色富于多变,由淡黄到深黄色,其特点是从里到外均为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

黄 龙 玉:常因含铁、锰、铝等金属矿物及其它微量元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其主色调为黄、红两色,兼有羊脂白、青白、黑、灰、绿等色。有“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之称。
田    :身为“印石三宝”之一的田黄石,呈现黄、白、红、黑等色,其中以黄色为最常见。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即红筋(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6、质  地:
和田黄玉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滋润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
黄龙玉隐晶质矿物集合体,其质地越细腻就越好,表现为抛光度好,籽料的手感细腻柔美,有丝绸般的质感。
田  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

7、透明度:
和田黄玉: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透明度不高
黄 龙 玉透明度比黄玉高,两者从肉眼上观察,感觉黄龙玉没有和田黄玉厚重
田    :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

8、硬  度:
和田黄玉:和田玉黄玉硬度大,达到6.5,质地细腻,韧性强,
黄龙玉:硬度为6.5-7,硬度通常都要比和田黄玉的要高
田  :硬度2.5,田黄被封为“石帝”而不是“玉石”因为硬度达不到玉石的标准

9、密  度:
和田黄玉:密度为2.9-3.1,同等体积的大小下,密度比黄龙玉的重
黄 龙 玉:密度为2.59-2.6,同等体积的大小下,黄龙玉最轻
田    :密度为2.65-2.9,同等体积的大小下,密度比黄玉的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